西来之物:玻璃镜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传入和普及

打开文本图片集
基督元年之前的一个世纪,玻璃制造技术开始在欧洲发展,并且通过锡汞齐法和镀银法使玻璃具有了较强的反光性,从而制造出了玻璃镜。13世纪玻璃镜开始在欧洲普及,16世纪之后渐渐发展成熟,迅速成为欧洲人最受欢迎的物品,在具有了一定的市场后,大约在17世纪传入中国,成为中国镜子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值得探究的是这一转变如何发生的?背后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一、近代社会中的端容物件
一则1898年刊登在《蒙学书报》上的孩童启蒙文对“镜”作了解释:“镜,用玻璃造之器,可照人物者”,其中出现了早期玻璃镜的面貌(图1),此图当中的玻璃镜形制很大程度上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屏风,外框和座架采用木制支撑,尺寸接近于一个成年男子身高,呈现的人像清晰可见。(剩余375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