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旧迹何处寻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杨万里一生奔波仕途,且累于子弟,往往收敛悲情,而以欢喜示人,其诗歌风格以“诚斋体”的活泼灵动、空无依傍独步一时。这与触事便发、吐以逆人的苏轼多少有些不同,而苏诗的天骨开张、随物赋形与杨诗也迥然有别。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这种联系在文学接受史上又有何意义?《诚斋集》卷二九《题龟山塔》(其二)有“东坡旧迹无寻处”之句(为省文,下文所称“卷××”皆指《诚斋集》),其实“东坡旧迹”不但可以“寻”,而且这种痕迹也非常明显。(剩余256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