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辽宁人的“三线岁月”

——援建者亲历的迁徙、奋斗与乡愁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1970年7月1日攀枝花钢铁厂炼出第一炉铁水。

三线建设是共和国历史上一段华路蓝缕的伟大历程。从1964年到1980年,在我国中西部进行了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辽宁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责无旁贷地成为支援三线建设的主力军。按照“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指示精神,辽宁毫无保留地将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等工业实力雄厚城市的优秀干部、技术骨干和先进设备陆续迁往四川、贵州、甘肃、宁夏、青海等地,涉及军工、钢铁、机械、化工、电力、医药等多个重要行业,对内地经济建设和工业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剩余3502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