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闽派儿童文学”的存在与未来的可能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近几年,“闽派”在福建渐成一个相当有热度的名词。

在主编《福建儿童文学史》之前,笔者并没有将福建儿童文学与“闽派”这个词生搬硬套在一起的想法。

能叫“派”,必定要有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的成员,无论显性还是潜在,相互之间要有一定的交流与互动、影响与呼应;能成“派”,还需要一个共通的或者彼此有交集的文化渊源,必定有一片共同的土壤长出鲜花;能称“派”,就该有大致相同或相似的艺术特征,以区别于其他人群的作品;能为“派”,似乎还应具备有感染性的艺术影响力、有成长性的艺术生命力,有再生与向前发展的可能性。(剩余3641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