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主体言说与敞开的情感话语

——解读散文诗电影《妈妈!》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一、从客体到主体的女性言说转向

从时代背景来看,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后结构主义领域中展开的女权主义思潮,其目标在于通过对视听语言的解构性批判,揭露电影对父权思想的无意识建构,并以此瓦解银幕对女性创造力的压制、身体的剥削和隐含的性别歧视。其中较为著名的批评文本是1975年英国学者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一文,文章认为“在一个由性的不平衡所安排的世界中,看的快感在主动的/男性和被动的/女性之间发生分裂。(剩余5990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