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影像或“叹逝”美学

——《小城之春》的时间意识分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一、问题意识

自德勒兹的影像理论问世,电影的时间性再度成为电影研究的核心议题。其中,时间-影像理论提供了弱戏剧性电影的经典解释框架[1]:正是在事件进程遭到阻滞时,时间才得以从运动的附庸中逃脱出来,呈现其自身。此时的影像由运动-影像进入了时间-影像,体现了本真的时间性。于是,当我们运用时间-影像理论理解影片时,已然预设了这样一种时间意识:本真的时间是非时序性的,是过去、现在、未来相互交融的绵延时间。(剩余10206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