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施治“挂名董监高”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实职虚化型挂名大多为隐性的,常见于集团化运作的母、子公司治理中。这类现象不仅是公司治理水平不高的“顽疾”,而且隐伏被“刺破公司面纱”的经营风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壮大发展,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公司现代化治理的核心资源。但不少董监高名不副实,产生各类挂名董监高现象,严重影响公司治理的规范性与透明度,成为阻碍公司“阳光治理”的主因之一。(剩余3411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