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内部的自我表达及其改造难题

——1950—1960年代茹志鹃小说创作中的情感实践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情感转向”研究在学界引起了极大关注。这一研究视野的提出是要打破政治设计或理论引导在历史中的强势地位,并将研究者的目光重新聚焦于“人的精神、情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认识到人既可能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也可能是有情有义的、会基于‘感动’而行动的人”①。具体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王德威的“抒情传统”论在2010年前后已开启了对情感研究的关注,尤其是此论说中针对抒情之现代性所设计的理论架构,更是为学界重新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及问题意识。(剩余12774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