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与日常的诗学重建

——论贾平凹长篇小说的结构模式与审美范式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从《商州》到《河山传》20部长篇小说中,《废都》堪称贾平凹反思和转换叙事策略的里程碑之作。如果说1980年代《商州》《浮躁》《妊娠》还处在模仿、尝试和追随阶段,处于由传统现实主义方法主导的萌芽期,《废都》的轰动性影响则客观上坚定了贾平凹的创作自信,实现了他“在存在之上建构他的意象世界”①的主张,由此进入了试验、摸索和开拓的生长期。(剩余9017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