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的选址与风能资源评估及其后评价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风电场选址的优劣与风能资源评估的准确性息息相关,决定了风电项目的成功与否。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对风电场在场址选择、测风方案、数据分析、模型计算过程中的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概述,并以贵州省处于复杂地形的某风电场为例进行后评价,分析理论计算得到的发电量与实际发电量的差异及差异产生原因。结果显示:1)场址选择方面,借助高精度风能资源图谱,通过叠加土地利用现状图、生态红线范围图等方式,选出资源相对较好的区域作为潜在规划区域,再通过现场实地勘查,排除限制区域;2)测风方案方面,需有足够的测风塔数量和充足的测风时间,测风塔安装位置尽可能覆盖场区内多样化的地形条件;3)数据分析方面,测风数据的插补可选用多种拟合方法,对比插补后风速、威布尔分布的变化,尽量降低因缺少测风数据带来的计算误差;4)模型计算方面,应先验证测风塔在数字化地形图上的位置与实际地形是否吻合,视项目所在地地形复杂程度、地表特征,选择适用的计算模型,海上风电项目和陆上大基地风电项目应重点关注尾流模型的适用性和尾流衰减常数的取值;5)风电场后评价方面,开展基于风能资源评估的风电场后评价,找寻导致风电场实际运行时的发电量与设计发电量差异的因素,有助于减少之后风电场在设计阶段的误差。(剩余1257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