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晚期”:新世纪文学危机中的新变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近些年来,文坛的代际更替与整体呈现的写作气质成了部分学者关切的问题:有学者曾将中国当代文学自1990年代延续至今的某种“可疑的稳定”指认为当代文学的“中年状态”,更具锐气、直面当下的“青年写作”反而面临边缘化的困境,而这也必将导致“中年危机”如病毒般向整个文坛蔓延。[1]这一观点也引发了一定的争鸣:“中年写作”是否仅仅意味着一种陈旧与保守?“青年写作”又一定能建立起一个“总体性”的“大文学”吗?[2]

这不难让人想起陈晓明所谓的“晚郁风格”(或曰“晚期风格”)。(剩余4663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