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不减还是美人迟暮?

——浅析新世纪“70后”女作家的“中年写作”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中年写作”最先由诗人肖开愚于1989年提出,他认为作家诗人的经验积累与创作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而后,欧阳江河、陈思和、谢有顺等进一步完善、丰富了“中年写作”概念的内涵外延。梳理归纳可见,“中年写作”建立在与“青春写作”相比较的坐标系上,不仅涉及作家的生理年龄,还意蕴其心理年龄、生活经验、创作能力与风格等方面,其主要特征是具有“社会责任的沉重感(文学开始进入生活与世界的核心部分),是人生、命运、工作性质这类问题以及秋天般的写作心情”,尤其是“对人生的透彻感悟和生命形态的成熟”。(剩余5978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