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期水源地及受水区碳平衡时空演化特征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掌握重大引调水工程水源地和受水区域碳平衡时空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制定符合区域特点的低碳绿色发展政策、提高减碳增汇政策的科学性。以县域碳排放量和植被固碳量数据为基础,利用碳平衡系数、Kernel密度函数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期前后,其水源地和受水区域县域尺度碳平衡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碳平衡能力呈现出“下降-稳定”趋势,汉江流域汉江及丹江沿线各县(市、区)碳平衡能力降级情况严重;受水区域碳平衡能力呈现出“上升-波动下降-波动上升”的时序特征,以中大型城市辐射圈的碳失衡情况逐渐严重,空间集聚效应增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36县(市、区)碳平衡能力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剩余13598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