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动仪式链的高校思政课共情传播情境构成研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美国社会学家乔纳森·特纳认为:“人类的认知、行为以及社会组织的任何一个方面几乎都受到情感驱动。在人际互动和群体中,情感是隐藏在对他人的社会承诺的背后的力量。"[1]高校思政课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是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渠道。传播效果的认知层面与行为层面之间是情感态度层面,积极的情感有助于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并促进人的行为表现,因此高校思政课须探索“情感转向”的优化路径,以实现“知行合一”。(剩余8794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