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中的“民族话”述谈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导读】《登记》中通俗的口语、朴实的叙述和地道的民俗呈现都体现了赵树理的农民写作视角。“民族化”的语言表达与赵树理本人的农村经历和创作思想密不可分。在探寻中华民族“根”与“魂”的今天,重新梳理赵树理小说中的“民族化”话语,不仅对乡土文学的写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也对探究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内涵有所裨益。

引言

赵树理因作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典范而声名鹊起。(剩余5952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