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转变下传统美术类非遗葛氏戏剧脸谱的嬗变轨迹与可持续发展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葛氏戏剧脸谱起源于清朝末期,最早是花脸演员脸上的油彩绘画,由河北乱弹戏花脸名角“活南王”葛福德带入辽宁地区,逐渐演化成为一种传统工艺美术形式。在其后辈葛鸿儒的大力推动下,作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葛氏戏剧脸谱近年发展壮大,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分析戏剧脸谱的媒介材料、设计理念、绘制方式等来剖析传统美术在载体转变下的嬗变轨迹以及非遗传承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为传统美术未来的多样性实践和传承提供参照范例与借鉴路径。(剩余5196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