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一个足够陡峭的叙事角度

曹译的《木鸢》里有一些不明漂浮物,乍看灰冷,细看艳丽,色泽与形状流行、眼熟,它们给读者造成了热烈而丰腴的视觉冲击,却难以标注归类,那究竟是想象力的纺织品还是泡沫?是流行文学掉落的金属饰片,还是某些黑暗系电影的元素泛滥?从某种意义上说,识别这些漂浮物的美学价值,可能就是在识别这篇小说的文学品质。

疯癫与死亡不仅属于哲学,也是文学的两大宿营地。(剩余1019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畅销排行榜
  • 来狗
    北京文学 2013年12期

    北京文学

  • 打捞
    北京文学 2023年07期

    北京文学

  • 归海
    北京文学 2023年08期

    北京文学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