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声类形”:“声”的象喻及其文本运用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视觉和听觉相通,以看得见的形状描摹看不见的声音,涉及到中国古典语境中极其重要的“象”思维。“声”/“形”/“嗅”/“味”/“触”—“意”—“象”—“言”和“声”/“形”/“嗅”/“味”/“触”—“言”—“象”—“意”是“象”思维的呈现方式。从感官的角度出发,“象”又分为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之“象”。(剩余13942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