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肽质谱检测的丝绸细菌劣化机理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为研究丝绸文物的微生物劣化降解机理,选取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丝织品进行模拟劣化,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别观察了丝绸劣化后微观形貌和二级结构的变化,同时对丝绸的劣化降解液进行了基于蚕丝蛋白数据库匹配的多肽质谱检测,以揭示2种细菌对丝绸蛋白的降解机理。结果显示:丝绸纤维表面经劣化后发生了纵向剥离;2种细菌对丝绸纤维无定形区的降解程度比结晶域高;降解的丝绸蛋白绝大多数为重链和轻链以外的其他蛋白,且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丝蛋白的整体破坏能力强于铜绿假单胞菌;将组成重链蛋白的氨基酸残基分成了Header、Linker、(GX)n和C-ter 4个基序,对其进行降解分析,结果表明Header和Linker基序处的氨基酸残基相较于(GX)n和C-ter基序更易断裂,细菌对Linker基序的破坏能力差异是影响重链蛋白降解效果的重要因素;丝蛋白链中无定形区的破坏会暴露丝蛋白大分子链上的微晶体嵌段,进一步加剧丝肽溶出,导致丝织品逐渐降解。(剩余145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