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的声音记忆

—— 文化交融背景下“昆明调”的旋法特征与传承现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传统民歌获至地方依恋的当代价值越来越引起学界关注。“昆明调”作为本土的听觉标识,既是本土民歌的有声遗存,更是外来文化对边地浸濡与涵化的证物,其为民间多样态情感的表达提供了支撑、承载了底层叙事的心理需求。关注以“声音”为媒介所建构的传承语境和旋律变体彰显的语言差异,探讨价值取向与民众审美需求的心理期待,地方依恋彰显的情感逻辑,折射出地方知识的当代意义。(剩余10121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