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构建高水平分工格局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理论依据、作用机理与实践策略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作者简介】,博士,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分工作为劳动社会化的历史形式,贯穿于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全过程。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剩余17368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