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视角下毕飞宇小说中孩子的生存状态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 家庭生活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生命的存在空间和精神力量的源泉。毕飞宇秉持现实主义的态度,对部分孩子“幼无所长”的生存状态进行思考和书写,隐含着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悲悯,其中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撕裂的疼痛;二是无言的孤独;三是家庭教育的失落。

[关键词] 家庭  毕飞宇  孩子  生存状态

[中图分类号] I2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3)17-0021-04

孙向晨从哲学范畴出发,指出人有一个以“爱”为中心的“家”可以避免处于海德格尔所说的“被抛状态”,对世界有一种亲切感而不是荒凉感。(剩余529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