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玛、安娜、娜拉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 19世纪前后,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女性解放的潮流。不少作家立足于对当时当地女性的研究,塑造了一批具有觉醒意识的女性形象。其中,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中追求自由但行为放纵的爱玛、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矛盾纠结的安娜和挪威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独立勇敢的娜拉堪称经典,将三部作品联系起来看,可以窥见女性觉醒的递进式过程。(剩余6044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