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寓以情理: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向度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定规则是输出理性,而讲情理则是努力弥补“无恨亦无爱”的理性缺陷,非人格化与人格化的治理过程事实上已构成了治理工具的两面性。基于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乡土特色,需要在治理有效的原则下融合规则与情理,形成规则寓以情理的中国特色乡村治理现代化模式。规则是治理普适性的政策供给与制度支撑,情理是地方性知识储备和乡土德治的基本经验。(剩余1440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