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乐论的当代价值:回到先秦儒家治理思想的关键向度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理解先秦儒家治理思想应回到乐论之中,其以贯通天人通达于治的高度,呈现了实现“天下大治”的治理目的,供给了以“仁爱”为核心的治理伦理,塑造了问题意识与政治理想相统一的治理形态。具体而言,孔子乐论的焦点在秩序重建,源于治理现实问题,强调治理价值判断,重视承继治理传统,因而有着现实主义治理底色;孟子乐论核心是治理功能实现,试图衡量治理现实状况,揭示儒家治理思想特质,其有着鲜明的民本主义治理倾向;荀子乐论的贡献则在于治理理论的系统建构,在以乐论深刻阐明“乐”的本质并呈现“和”“正”的治理理念的基础上,建构了维齐非齐、礼法兼施、化性起伪为核心的理性主义治理系统。(剩余20831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