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痕之下:非虚构写作与公共性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非虚构作品开始以小的切口观察社会,更加强调个体感受和经验,他们通过描述自己和身边人的亲身经历,来深度挖掘当事人生活的各个面向,从具体的事件体验和感受向内挖掘个体的性格和观念,以此立体呈现出他们的世界。在这类作品中,写作者也由过往的新闻记者、专业学者转向普通写作者,包括保安、保姆、外卖员、快递员、出租车司机等,成为一种“被标注的写作者”,他们的文字向读者传达着多层次的信息并蕴藏着可以层层挖掘的内涵。(剩余9891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