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RI探讨针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穴位特异性效应机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脑血管因素引起的认知功能受损,针刺治疗VCI的效果显著,但相关机制尚不明确。MRI能为观察VCI患者病变脑区的结构功能改变提供可视化依据。有研究发现针刺不同穴位时大脑的结构功能改善具有一定差异,可能涉及针刺疗法的穴位特异性效应机制。梳理近年来VCI患者脑区改变的MRI报道与针刺治疗VCI的MRI研究,分析针刺改善VCI患者病变脑区结构与功能的MRI表现,揭示针刺不同穴位、穴位组合与真/假穴治疗VCI的穴位特异性效应机制,为针刺治疗VCI的临床应用及选穴提供参考。(剩余12132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