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记忆、历史与民族认同

——贾平凹《高老庄》新论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贾平凹的《高老庄》通过一个村庄展现了边缘群体的集体记忆,作品中的碑文、砖像记载了高老庄的历史,构成了历史记忆。子路父亲的三周忌日、修白塔等活动仪式展现了乡村的公共生活与集体观念,强化了现实中的集体记忆。《高老庄》中的记载具有真实性,因此能够通过集体记忆了解陕西的起源与过去,丰富历史。从记忆折射出的种族起源、地域特点与族群特征,是民众民族国家认同的体现,从中可见个人与集体、社会及民族的关联。(剩余11334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