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对民族国家建构的早期探索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

“冲击—回应”模式不是解读中华帝国衰落与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唯一分析框架,却能为理解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对民族国家建构的早期探索提供认知视角。作为对西方列强入侵这一外部冲击的回应,近代中国拉开了民族国家建构的序幕。从民族建构视角观察,西方列强入侵使得中华民族的危机逐次升级,中华民族意识也随之觉醒与成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的国家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得以形成的标志;从国家建构视角观察,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各方政治力量对怎样获得民族独立以及确立怎样的民主政治样态进行了艰难探索,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剩余13163字)

试读结束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