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耕地系统韧性的空间关联网络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研究目的:精准把握粮食主产区耕地韧性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与演变规律,为实现耕地系统稳定性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K-means 改进的熵权法,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QAP 回归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耕地系统韧性水平由 2009 年的 0.266 上升至 2023 年的 0.414,年均增长 0.010,呈稳步上升态势;(2)耕地系统韧性空间关联网络形态经历了“稀疏零落 — 互相牵连 — 密切联系”的演进过程,边缘地区耕地系统韧性联系密度显著增长,整体网络趋向于均衡发展且结构愈发稳定;(3)耕地系统韧性空间关联网络中网络关系数为 245,网络关联度为 1,凸显区域间耕地保护与粮食生产协同作用持续强化,空间互动日益紧密;(4)劳动力规模显著抑制空间关联网络形成,而雨水条件、教育投入与农业技术创新呈显著阶段性影响,经济水平影响不显著。(剩余14836字)

试读结束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