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流散文学中的对话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
提要: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跨文化交往的深入,从属于比较文学领域的流散文学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俄罗斯流散文学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和人类共同体意识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从冲突对抗到平等对话再到渗入融合的文化张力是其主要特征。从巴赫金对话理论来看,“自我”与“他者”的主体建构、“众声喧哗”的文化复调以及尊重差异、追求共识的“外位性”和“对话性”不仅对明确流散作家身份、归纳流散作品主题、阐释流散写作内涵具有指导性作用,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流散文学中的文化共同体和道德共同体意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新表达和新范式。(剩余1291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