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性能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图分类号:TN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55/j.cnki.1005-4642.2025.06.008
热释电效应是指材料的极化强度能响应温度的变化,其宏观表现为随着温度的上升或下降,一些极性介电材料上产生热释电电压或电流.热释电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学特性,在热能收集、紫外和红外光探测、火灾或入侵警报、热成像以及跟踪和识别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目前,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教学缺乏热释电原理的相关介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对温度的变化响应灵敏,可以用于人体运动传感;因基本结构简单,用其开展实验便于学生理解热释电的物理原理.
本文利用热释电红外探测器设计并开展系列实验,研究了传感器的单次激发波形、信号强度随热源距离的变化规律以及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该实验对仪器要求不高,大多数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能满足设备需求.同时,实验操作简单,大部分实验数据通过人体部位的运动即可测得.该系列实验直观地展现了热释电效应的性质,同时也为相关的大学物理实验提供参考.
1 实验原理
1.1 热释电效应的基本原理
热释电材料(Pyroelectricmaterial)是利用温度随时间的波动 将热能转化为电能而输出电压或电流的材料.热释电材料具有自发极化,且极化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变化时,材料内部的应变使得内部正负电荷中心产生相对位移[2],材料的极化强度发生变化,在与极化强度方向垂直的表面上产生热释电电荷.由于极化对温度变化的响应速度很快,材料从外部吸引的自由电荷来不及对热释电电荷进行补偿,于是材料在空间中形成电场[3.当外接电路时,电路中产生热释电电流.
对于均匀的热释电材料(任意时刻材料各处温度 T 相等),其极化强度的热释电系数为 p= dT·由dQ=AdP。(剩余597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