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厢记》中的“月”意象

——兼与《董西厢》比较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早在先秦时期, 《老子》《周易》等著 述已经有了关于“意”与“象”关系的论述, “意象”这一概念则在《文心雕龙》中最早被 提出,明清之际趋于成熟,被认为是指文学作 品中寄寓了作者主观情意的客观事物。而《崔 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 西厢记》) 中 以 “月”为代表的意象不仅是客观事物,更是情 感的寄托,在情节发展、人物塑造、氛围烘托 等方面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剩余3546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