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成立前后《广东群报》与广州地方政治生态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报刊的作用不仅仅是宣传动员,还是地方政治生态形成的重要因素。
    梁兴印
  • 刍论山东成武唐天宝九年许黄墓志
    许黄一家的历史背景及其在朝廷和地方政府中的角色,对于研究晋唐时期政治体制的演变和地方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⑤。
    路维民
  • 基于教考衔接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9]贾芳芳:《宋代地方政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页。
    王磊
  • 县域治理中的地方社会精英
    [12]杨雪冬,托马斯·海贝勒,舒耕德.地方政治的能动者:一个比较地方治理的分析路径[J].东南学术,2013(04):23-32.
    李灏哲 李海金
  • 如何遏制恶意诬告?
    恶意诬告既挫伤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也影响了地方政治生态。如何在保障群众监督权的同时有效遏制恶意诬告,让干事者敢干事,担当者敢担当?
  • 保障监督权的同时如何遏制恶意诬告?
    恶意诬告既挫伤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也影响了地方政治生态。如何在保障群众监督权的同时有效遏制恶意诬告,让干事者敢干事,担当者敢担当?
  • 城市的历史与历史中的城市
    [5]马敏.追寻已逝的街头记忆——评王笛著《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J].历史研究,2007,(5).
    曹世祎
  • 政治巡视整改评估体系及其优化
    这应该是地方政治巡视整改评估中亟需解决的最大问题。第二,评估指标指向重复。评估指标的边界模糊,交叉重复,是地方政治巡视整改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中又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杜治洲
  • 强人如何塑造城市
    制衡机制的匮乏、市民社会的疲弱为地方政治强人的养成提供了土壤,如若土壤依旧肥沃,那么他们与城市的纠葛也将延续。
    孟浩
  • 菲律宾被家族政治统治五百年
    在菲律宾一些省份,家族势力对地方政治渗透极深,一些重要岗位可能会被同一家族掌控几十年。
  • 新时代地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 原则与进路
    这就要求地方必须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起来,查找管党治党工作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点,寻求突破点,努力通过净化地方政治生态,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杜治洲
  • 民国时期的《汾阳行政周刊》
    这三则内容对研究当时汾阳地方政治、经济、民生有一定价值。
    李勇斌
  •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
    后又被调回朝中主持庆历新政的改革,大刀阔斧地除旧图新,又频繁调各地任职,亲自推行地方政治的革新。无论在边防,在朝中,在地方,他总是“进亦忧,退亦忧”。 范仲淹一生主要是实践。
    梁衡
  • 能动者视角下的县域治理研究:检视与反思
    [13]杨雪冬,托马斯·海贝勒,舒耕德.地方政治的能动者:一个比较地方治理的分析路径[J].东南学术,2013(4).
    刘林涵 刘伟
  • 综合施策,双向发力
    常态化监督制约恶意诬告如同政治生态中的“毒瘤”,既损害广大党员干部干事热情,又破坏地方政治风气。究其根本,追逐私利是诬告行为产生的基本动因,如职级晋升、打击报复、恶意诽谤等。
  • 综合施策,双向发力
    常态化监督制约恶意诬告如同政治生态中的“毒瘤”,既损害广大党员干部干事热情,又破坏地方政治风气。究其根本,追逐私利是诬告行为产生的基本动因,如职级晋升、打击报复、恶意诽谤等。
  • 整治“股长做派”“科长天大”
    营商环境通常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的折射。实践证明,好环境成就好企业,增信心重在优环境,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提升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
    钱立功
  • 夯实基层之基
    此次换届,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也是对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的直接检验。
    本刊评论员
  • “知行合一”的典范——王守仁
    知行合一:从理论到行动1510年,王守仁离开龙场,升任庐陵县令,这是他第一次实际管理地方政治事务,也是他将“知行合一”思想运用于政务管理并取得实际效用的最初实践。
    林如风
  • “三贯通”推动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提质见效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的折射。宜宾三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运用“三贯通”举措推动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提质见效,巩固发展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宜宾三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