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体材料工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探索
    粉体材料工程已有教学平台和国家精品课程的概况,整理相关教学资源。
    海万秀 刘美玲 李茂辉 陆有军 陈宇红
  • 新工科背景下粉体材料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
    以粉体材料专业为例,学生的专业课集中于粉体材料基础、力学分析等。而粉体材料专业的创新创业还需要新增经济金融、管理类课程内容。
    李瑞迪 王悦婷 袁铁锤 陈超 邹亮
  • 钽的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工艺研究
    在材料完全凝固后,由于表层较先凝固,失去塑性变形能力,在里层材料凝固时,发生体积收缩,但是表层材料不能随之收缩,因此产生裂纹;此外,在激光选区熔化过程中,不锈钢基板一直处于固态,阻碍底层粉体材料的变形,
    陈艳 王飞 孙靖 陈裕梁 张骏
  • 最美科研瞬间(上)
    如图所示的二维纳米片层状结构的粉体材料是通过最后的高能超声剥离下来的。这些形状各异的超薄纳米片为高效的催化作用提供了有利的反应位点。
    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 整理/姚思雨
  • 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但石粉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过多的石粉反而破坏了混凝土中粉体材料的密实堆积结构,且粉体材料比表面积增大,需水量与外加剂用量增多,浆体过于粘稠,拌合物工作性能差,排气不畅,硬化混凝土微结构密实度差,有害孔增多
    余泽文 袁飞飞 周孝军 丁庆军
  • 壹石通:锂电池产业链上游细分领域无机非金属材料供应商龙头企业
    围绕无机非金属粉体材料,壹石通开发出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截至2020年年底,公司已获得11项发明专利和9项实用新型专利。
  • 基于热-弹塑性-蠕变-相对密度耦合本构模型的热等静压数值模拟
    5 结论本文基于热-弹塑性-蠕变-相对密度耦合本构模型,对SS316L粉体材料圆柱试样在SS304钢包套材料中的压制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HIP过程中粉末密度场、
    李勇进 马迎松 屈浩宇 樊力中
  • 高稳定微管中温质子导电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将氧化镍(Alfa Aesar,99.9%,NiO)和制备获得的BZCYYb粉体材料按照质量比55∶45在乙醇中球磨24 h,脱气得到均匀稳定的NiO-BZCYYb浆料。
    陈长城 蒯越 李隆 BenjaminRainwater 白耀辉
  • 一种具有相变调温的复合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S3,对所述复合粉体材料进行煅烧,并对煅烧后的产物研磨得到纳米镁基活性因子抗菌材料;S4,将基础釉浆与所述纳米镁基活性因子抗菌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抗菌陶瓷釉浆;S20将所述抗菌陶瓷釉浆喷涂于陶瓷坯体表面
  • 球形粉体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高温熔融法广泛适用于具有高熔点的粉体材料,如石英粉、氧化铝粉体以及大多数金属粉体材料(钨粉、铬粉、钼粉、铁粉、钛粉及其合金等)。
    彭琳 谭琦 刘磊 钱晨光 李春全 孙志明 袁方
  • 大体积承台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有限元仿真分析
    主要体现人工集料表面多棱角、多孔等特点需要充足的填充粉体材料,最大幅度减少胶凝材料用量、延长初凝时间,抑制水化热升温,兼顾了力学和耐久性能。根据该理论,优化后的配合比见表3、表4。
    董胜勇 彭正中
  • 磁性粉体在新型功能材料领域的应用进展
    对磁性粉体材料在新型功能材料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马启航 李海燕 李佳妮 冯效迁
  • 废旧风电叶片粉体/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润湿性能研究
    关  键  词:废旧风电叶片粉体材料; 改性剂; 聚丙烯; 力学性能; 润湿性能
    于勐 张爱玲 邢作霞 张雨晴 葛靖怡 范雨亭 李立石 王睿涵 金垚均
  • 石墨烯需在制备与应用领域持续突破
    因此从材料的形态上讲,从粉体材料到纤维材料,再到薄膜和晶圆材料,或许可以被视为石墨烯材料可预见的发展历程。 同时,石墨烯材料产业还面临着一系列技术挑战。
    崔爽
  • 南京尚吉:国内3D打印行业的排头兵
    在TCT Asia 2021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上,南京尚吉携母材合金棒丝材、金属粉体材料、精整装备首次亮相此次行业盛典,吸引了行业众多知名专家、产业链用户以及各媒体的关注,
    王永生
  •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构建县域核心竞争力
    新签约的湖南中伟先进功能粉体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50亿元,项目已启动中伟全球科创中心、中伟新银、中伟新铂三个子项目建设。以最优环境保障工业发展。
    张作林
  • 废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处理研究进展
    ,以除去可受热分解的杂质,随炉冷却,与适量的钠源、碳源混合,再送入气氛保护的旋转管式加热炉中进行第二次煅烧,以使得粉体材料中的活性物质与碳源、钠源发生化学反应,随炉冷却后,即得热修复再生后的电极粉体材料
    卫晓燕
  • 核桃壳/酚醛树脂生物质复合材料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参数研究
    [2]甘鑫鹏,王金志,费国霞,等.选择性激光烧结3D打印粉体材料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20,48(8):27-31,41.
    李亦聪,李健,郭艳玲
  • 微波辅助sol‐gel 法合成Bi0. 5Na0. 5TiO3粉体及其压电性能研究
    为考察溶液pH 值对BNT 粉体材料合成的影响,在上述工艺条件下,用氨水将混合溶液C 的pH值分别调至1,5,9. 然后在550 ℃,通过微波煅烧方法得到不同的样品.
    武家莹 刘佳 胡月 房国丽 郭小雷 范玉杰
  • 动力电池之电芯创新制造技术概述
    上海华起睿智采用自主研发的多级结构纳米材料作为添加剂,可防止纤维化后的粉体材料在生产输送过程中发生团聚、分层、偏析及架桥。
    赵宇龙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