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安高校犯罪学专业课程数字化赋能教学探究
    例如犯罪学专业课程教师是否能够运用数字化教学系统地讲解犯罪学的基本理论、犯罪现象的特点以及犯罪预防与控制的策略等。
    丁明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以目标为导向的犯罪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因此,挖掘犯罪学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适时引入中国本土犯罪学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犯罪学课程教学设计必须要重视的一环。
    王春梅
  • 公安院校犯罪学金课建设的路径与思考
    (三)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犯罪学金课课程的建设者是教师,使用者也是教师,教师的素质及能力影响甚至决定了犯罪学金课建设的质量。
    罗彩荣
  • 犯罪学视角下的电影
    以犯罪学的视角对影片进行解读和分析,讨论“完美犯罪”的假设,或许对我们研究犯罪学和电影艺术都能有新的启发。
    刘晓洋 冯子航
  • 犯罪心理师:从人心出发,窥破案件真相
    首先,要熟悉心理学理论知识,能够运用心理学方法进行心理分析和评估;其次,熟悉犯罪学、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犯罪心理学、刑事侦查、刑事审判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再次,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犯罪嫌疑人
  • 大型犯罪学劝退现场
    所以可以说,犯罪学是一个系列,从最初的犯罪没有发生之前的预防犯罪到犯罪发生之后如何一步步锁定缩小目标,将罪犯从各个人群中甄别出来并最终确定目标,及罪犯被甄别出来以后如何对待他,等等一系列活动,都是犯罪学和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问题
    朱木禾
  • 发展犯罪学视域下的暴力被害分析
    综上,在犯罪与被害领域,针对暴力被害,基于发展犯罪学和生命历程理论的方法论来研究在国外较为流行,而国内则鲜有问津。
    詹佳欣
  • 经济违规学论纲
    经济犯罪学初探[J]. 现代法学,1989(1):64-66.[8]马茹萍,陆晓春. 创立经济犯罪学构想[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52-54.
    郑石桥
  • 身体符号的隐喻风险与性犯罪预防的关联逻辑
    梳理、对比古典主义犯罪学与后现代主义犯罪学的犯罪预防理念,为我们尤其是女性尽可能地规避性犯罪的生理戕害与心理创劫找到了符号互动的逻辑理路。
    唐亮 王晓楠 赵展
  • 探究现场犯罪心理矫治的知识能力结构
    现场犯罪心理预防与犯罪学领域的知识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犯罪心理预防人才只有充分且灵活地应用犯罪学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做好现场犯罪心理的预防工作和危机化解工作。
    喻琴
  • 青少年网络暴力的实证犯罪学解释
    [4] 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24页。
    许博洋
  • 献给中小学生的《民法典》读本
    经过和业内人士咨询了解,笔者联系了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学、刑法学教授王顺安,他是中国政法大学犯罪与司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学研究所所长,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
    马驰
  • 智利调查警察(上)
    调查警察在全国共设有23个谋杀罪调查大队,他们与犯罪学实验室的专业人员密切合作以高效开展工作。
    张晶晶 孙建源
  • 环境犯罪学视阈下乡村犯罪原因与治理路径探析
    环境犯罪学强调通过改变环境以抑制犯罪机会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社区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汪予佳
  • 环境犯罪学视域下的公共安全防治体系完善
    基于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在环境犯罪学的视角下,利用基于CPTED理论等犯罪预防模型,探究可以实际应用于我国社会治安和犯罪预防的具体模式和可行措施,将国家政策与环境设计相结合,有利于推动城市治安防控和犯罪预防
    张余璐
  •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融入方法类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年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项目“书院制模式下公安院校新生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XSZ2023ZC12);2023年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下犯罪学方法类课程参与式教学改革研究
    江翠萍
  • 刑法社会学基本理论构建
    马普刑法所内设刑法学和犯罪学两个研究部门,刑法学以比较法上的规范方法分析刑法理论、解决刑法问题,而犯罪学以社会学上的实证方法研究犯罪的形式、原因及其控制。
    汪明亮
  • 循证社区矫正的本土化实践与反思
    根据犯罪学相关理论研究,通过判断罪犯行为是否具有暴力性,可以将犯罪划分为暴力型犯罪与非暴力型犯罪。对暴力的划分,是犯罪矫正过程中对危险性进行预测的重要程序之一。
    周璇 卢湘 崔湘唯 吴琪 陶晋煜
  • 新时代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
    汉族,浙江金华人,学士,研究方向:犯罪学。
    王法 赵根名
  • 229例刑事责任能力鉴定案例分析
    2.2 两组犯罪学特征比较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障碍组的作案类型、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作案对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陈海珠 陈思节 梁艳
加载中...
相关推荐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