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专家视点
 
会议日期
2009年11月18日-20日
会议地点
北京神舟国际酒店
会议主题
从期刊网络传播
看3G时代的盈利模式
会议亮点
国庆60年期刊成果观摩酒会
纵向梳理2005—2009中文期刊网络传播数据“五连冠”“四连冠”等网络品牌期刊群脱颖而出
网络阅读走向成熟,龙源首推网络发行量
李东东副署长为《期刊主编访谈》作序,龙源期刊网主编访谈栏目线下出书
期刊网络传播的发现和意义
主办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龙源期刊网
协办
中国期刊研究所
中国图书商报
中国出版网
主办媒体
中国出版网
中国图书商报传媒周刊
全球期刊门户
中国新闻出版报
参会嘉宾构成
09年度网络传播TOP100刊社
龙源期刊网合作伙伴期刊社负责人
龙源特邀期刊社代表
全球电子期刊协会代表成员
出版传媒集团代表
数字期刊市场用户代表
报刊发行、广告、投资界代表
传媒及网络传播研究专家学者
邀请函
刊物参展要求
邀请函
专家视点

互动论坛一:期刊网络发行量和盈利模式

互动论坛一:期刊网络发行量和盈利模式

主持人:《商界》社长兼总编刘旗辉

参与嘉宾:《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青年文摘》下半月主编李钊平;《电脑爱好者》主编张健;CR-Nielsen市场、BD部副总裁秦宇;龙源期刊网B2C事业部总监汤杨;《意林》执行主编蔡燕;广西中小学图书协会会长李家全。

刘旗辉:

我知道青年文摘在龙源期刊的排名都是很靠前的,这里边给我的资料是付费阅读是70多万人次,400多万总体的网络访问量,能够在龙源上达到如此大的访问量,我想李主编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一些体会。

李钊平:

我来自《青年文摘》杂志社,就像上午记者提问的时候我所谈的一样,青年文摘这个杂志是最早一批和龙源期刊网展开全面深度合作的出版机构之一。时间前前后后已经接近十年左右的时间。在这十年多的时间里,尤其是最近这几年里我们合作的越来越深入,从我们自己内部,也有质疑,也有讨论,甚至也有争论,比如说也有同志担心,我们和龙源期刊网的合作会不会影响纸版杂志的发行,这种声音也是有的,但是另外一面,我们可以在这个地方告诉大家一个数据,我们纸版杂志发行的数据,最近这几年里,05年的时候我们自己负责下面一个刊的发行量,全年下来平均是90.1万,这是05年,06年是108.1万,07年是129万,08年是151.7万左右。这是一个真实的数据,也说明了当时我们的这些担心,至少在现在看起来没有存在。我们和龙源拿到的分成,尽管数额占整体份额不大,但也在增加,而且增长的幅度也不错。另外我们纸质的杂志发行量,尤其是最近几年,我们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每年差不多都保持15%左右的增长。今年的情况有一些特殊,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

刘旗辉:

听了您的讲话,我有一个感受。今天在座的大家都是圈子里的人,我们《商界》也是,在海外有一些销售,销售我们自己不知道,没有通过图书公司发出去,但是可能我们的发行商他们自己通过另外的渠道出去,所以我们老是听到人家说在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很多地方都看到有我们的杂志,我在想,这里边可能龙源期刊网有很大的功劳。最早能够出去的可能也是通过龙源期刊网的渠道,所以我的感受跟你的一样,我们最早也在讨论是不是能够影响我们杂志的发行量,后来我们发现刊网互动还是一个有益的渠道。

《人民文学》主编的李敬泽,《人民文学》我们就不多说了,都可以看到他是成熟起来的,现在付费的人数有16万人次,是很高的。而且是文学期刊,我也常常在想文学期刊怎么做,现在在龙源期刊网的基础上,我想问问李主编,您有一些什么样的新的想法?

李敬泽:

我们传统的期刊和新媒体的合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一个难题,某种程度上和我们的个性化也有关系,我们和龙源的合作可以说给我们开铺了一个路径。实际上现在回忆起来,97、98、99年网络刚开始特别热的那几年我们和不同的网络媒体都有过合作,但是坚持下来,坚持到现在的大概也就只有龙源期刊网。应该说真正让我们意识到龙源期刊网这个路径的力量主要还是这几年,这三四年来,从每年的付费阅读数来讲,增长还是很大的。

从我们来说,我觉得首先他证明了龙源期刊网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平台,同时也给了我们信心,以我们的内容来讲,我们始终是一个传统文学杂志,我们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我们是代表了传统杂志最高水准的内容,能不能和融合进入,包括刚才看到三屏三网,这对我们是很大的考验,但是和龙源这个合作给了我们一个提示。

刘旗辉:

说实话像我这个年龄,我经常上汉王看韩寒博客,所以互联网的魅力非常大。上一周在新浪领导的说服下,也把微博开上了,这几天微博热闹的不得了。我想我们传统的杂志怎样和我们的互联网产生互动,其实《人民文学》大家年轻一点的都知道,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早期八十年代,基本上是中国期刊的领袖,要上《人民文学》比登上天安门广场都难,是非常牛的。

李敬泽:

现在也比登上天安门城楼难多了。

刘旗辉:

还是让市场说话吧!呵呵,开玩笑。

我也是做了这么多年的期刊,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都是怀着文学梦想过来的,对文学是非常有情节的,我也是希望并预祝《人民文学》和龙源期刊网的合作能够有更加辉煌的成绩,期待我们的关注。谢谢!

另外,CR-Nielsen的网络测评系统是怎么一回事,希望秦总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秦宇:

暂时先说一说我跟龙源期刊网的缘份,上个年会上在会上认识了汤总,跟汤总聊的很投机,看我有没有兴趣来这里,说实在我是外人,在座的都是我的老师。龙源期刊网之前我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就是每次在搜索引擎查完之后,最后找我要钱的那个网站。

所以我觉得这个行业很让我感兴趣,CR-Nielsen网络口碑测评,像社区网络,BBS、社区、博客,大家在网上的发言内容进行分析,分析之后对品牌的广告主,他们的形象在社区网络当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展现,以此做一个数据库的分析,是这样的一个系统。

今天参加这个会,如果说能够允许我一点时间,我也是带着一个问题来的。让尼尔森来的话,我想很大程度上是探讨一个盈利的问题,很现实的问题。刚才听了很多行业的专家,讲自己的期刊是怎么做的,做的非常好,这的确是水平非常得高。但我们的问题是,在座的过程中,有没有来自于广告公司的,或者说广告主代表的,如果有请举手看一下,好像没有。第二个,有没有说杂志期刊对广告主的回报上有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不是说我有多少用户,而是说对广告主的回报,至少现在能给你钱的广告主的回报,广告主在我这儿投了广告,得到一种认可,这种有没有,如果没有的话这是需要面对现实的问题。

我说这个话并非要唱反调,我是想说一个事情,大家都在往前走,大家都在挤的阶段。从互联网整个大局来看,08年统计的广告收入是120亿,或者有说130亿,这笔钱所占的广告比重也就是20%-30%之间,这是互联网整个的情况。互联网100多亿的广告收入中又占期刊收入的百分比是多少?这个我没有分析,但我想不会太高。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从我今天的感受,包括以前我所从事的行业的经验积累的感受,我们大家这个阶段正在培养市场、培养用户,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大家坚持下来之后逐渐让自己得到用户的认可,通过用户的认可然后通过用户数据把自己的商业价值展示给广告主,然后给广告主一个非常有创新、很适合他投放的广告模式,我相信我们期刊的另一个时期将会到来。中国互联网广告产业的收入规模是不断增长的,而且数目是非常令人有信心的。

这就是我想说的。

刘旗辉:

中国期刊未来发展的高潮,我是持保留态度,我常说,现在要害一个朋友,最好是叫他办杂志。那天新浪网采访我,大家也看到,我说胡舒立出走,我希望她不要再办杂志,要重新办一本杂志,而不是说把财经杂志办好。等财经杂志有名气了,再办一本杂志,那马上又有名气了,这非常的难。现在办一本杂志,记得我的原话,所有条件具备,要把他做成稍微好一点有影响的,至少要三年。现在我们《商界》杂志,如果重新做一本杂志,我觉得再取得《商界》的成果都很难。

这只是我的一点感受。中国期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我认为中国期刊还是非常有前景的,至少相关的时间内死不了。但是你说我们要像互联网这样会有很大很大的成就,像现在的百度、新浪、腾讯等,我个人认为是一种梦想,当然做个梦也可以,可能也是行业不一样的原因,我认为是不一样的。

下面我想问问汤杨,在提高网络访问量增加在线服务阅读,推动有线无线,你们有什么样的看法?

汤杨:

我们的网站大家应该注意到,在过去9月15日我们改过一次版,他的面貌包括很多的流程都不一样,我觉得这一次我们改版后一个主要的发现,我们每天都有16万到20万的新用户到我们网站上,这些人不是来自于我们的首页,而是在搜索引擎中发现是需要给钱的,这些用户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每一篇文章开始往上做,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数字,在我们过去三个月,我们网上的付费人群增长6倍,我们的付费金额也增长了6倍。正当我们还比较开心的时候,中文在全世界TOP100的网站都有哪些,当然除了新浪、搜狐、网易以外,都是国外上市公司以外,我们看到都非常的大,我心里非常的难受,因为他们的内容都是来自于一些,可能是几个编辑,可能也就是网上随便摘一点东西。我认为我们的内容,就算是我们的一些摘要,总算是我们一部分的内容,哪怕只是我们的图片,哪怕只是我们对每一本刊每一本期的介绍,这些东西整合在一起,首先他符合了互联网的条件,如果说用户就像联通的孟总一样,先让用户体验再买。在这里边找到付费和免费的一个点,我们未来会针对这个点扩张。我们的增长速度还是不错的,我们在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做到的中国TOP100的浏量,从这个浏量再带入方式。包括像赵院长所讲,我们拿出精彩的东西,这一篇文章是跟整个互联网在抖,这一篇文章为什么在网上发,他的内容真的这么重要吗,我们是做的人文大众类的内容,并不是写论文,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不同的应用,我们要让用户在不同的手机上看,我们这篇文章的坐标还有一些什么相关的东西,我们把这些所有的附加值给他加上,让他愿意去付费,当然我们的界面要足够的友好,让他看明白他们在做什么。

刘旗辉:

我的理解,龙源期刊网他不是一个综合性的门户网站,应该是我们社会期刊人文的门户网站,如果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像汤总所说的,在他的形式上、创新上各个方面都能做的更好,我觉得真的能够拉动我们很多期刊自身的发展,从而达到互相的发展。

下面有请《电脑爱好者》主编张健,《电脑爱好者》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虽然我不是很熟悉,但我知道很有名。你们怎样在内容组织上,吸引眼球,包括你们的盈利模式给大家介绍一下。

张健:

《电脑爱好者》给大家做一句话的介绍,就是一本大家都能看懂得电脑杂志,但是做到这一点,可能在座的国家地理才总就会,因为我们都同属于中国科学院旗下的杂志,做到这一点要做到互联网的精华点,说到这儿我们应该是最前面的,最容易受到冲击的,因为内容是非常容易被网站上复制的。一个年轻的族群,在一个熟悉的互联网环境下,再去看一本杂志,还学相同的内容,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这个课题当时从05年到现在,每年做两次以上用户的访问调查,大规模的,我们在不断的监测用户需求的时候会发现,这里边发生很大的变化,有两个特点,年轻族群阅读行为发生很大的变化,可以看到办公室的白领在看东西的时候,他的阅读顺序是看新浪首页,看到一个红色标题会比较感兴趣,有什么热门的现象就点进去,紧接着里边打开第二层页面,会先看标题然后看导语,然后看下一集的导语,看有没有他感兴趣的点再找,找到以后看片断性的语言,然后走了。要想在互联网深度上的读,几乎不可能,因为网民是浮躁的。但是没有办法,你做杂志还是要适应阅读者的需求。

刘旗辉:

对,还是那句话,互联网除了功能性的东西,其实是在改变和削弱我们人类的理性思考,这是专家提出的,这是很可怕的,如果这样长期下去一百年以后是不是我们各个面对电脑的痴呆都很难说,没有理性思考、没有人文思考,所有的都是快餐。当然只是一种说法而已。

张健:

对于IT科普来说,怎么办?通过网民的介入,有专家报告,门户网站不方便,需要二十几次的点击才能看到有效内容,而我们的杂志是在五步之内就可以直接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通过目录看到。

刘旗辉:

你们《电脑爱好者》,总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张健:

纸质的趋势在下滑,这是必然的。但是互联网趋势在往上走。

刘旗辉:

这是刊网互动这一块,因为本身的群体都是电脑使用者。您对未来是怎么判定的?

张健:

我比较年轻、资历比较浅,谈到未来我当然是充满希望的,我们持打开双手拥抱未来的态度。我们和龙源期刊网的合作,每次拿到你们的报告都会非常仔细的组织所有员工进行研究,研究什么,我们发行怎么样,怎么样利用你的网络运作的更好,我们的内容怎么适应你的阅读器,包括以后新开发的线下的阅读器,我们都要做内容优化,我们希望我们是小白鼠,但我们希望成为先驱而不要成为先烈。

刘旗辉:

我们请来自广西中小学图书馆学会会长李会长,也是南宁三中图书馆的馆长,我听说三中很不错,图书馆超过了大学的图书馆。李馆长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作为龙源期刊网的用户,谈谈你们的体会,因为龙源期刊网,在座很多都是做期刊的,我们也是希望通过龙源期刊网,能够在你们图书馆得到更多的收益。

李家全:

很荣幸,今天有这样的机会参加这样的一个高端论坛,可以说我跟龙源期刊网的认识也就是在这两年,就是07年的会议上认识的,我把这个信息带给了广西,龙源期刊对我们中小学生帮助很大,特别是中小学图书馆,因为可以花不多的钱让大家读到很多的东西。所以到今年广西搭建的平台已经开始使用。

因为我是真正的刊外人。但是作为图书馆,我也是和你们办刊人一样,我们图书馆也是所有读者的桥梁。台上台下的,你们不知道你们真正最大的读者群在哪里?而我们很了解。比如说《人民文学》、《电脑爱好者》,就在我们学校,这两种期刊我们也定了300本以上,都是三五百册的。全国的中小学生你们的读者有3个亿,要把这3个亿的读者撬动起来,热血沸腾,我相信你们的前景都会非常广阔。

刘旗辉:

但是中小学生课外作业太多,严重损害了我们的市场。

李家全:

确实是这样,这一次温家宝讲到,学生不仅要学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学书本以外的知识。

刘旗辉:

我写了一篇博客,我说我对中国教育基本上连批评的兴趣都没有了。

李家全:

新课改实施以后,要求孩子们的阅读量要很大,特别是要考试阅读量。去年江苏考分最高的是三百多分,可是我们广西能考五六百,但是出的题不一样。他说你要拿我们的题考,可能一百分都考不了。因为知识面很大。现在要求孩子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我们认为很专业的杂志,都是很多高中生去看的。比如说今天上午《轻兵器》,这就是我们的高中生最爱看的。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觉得我们作为中小学图书馆来说,应该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资源。

刘旗辉:

李馆长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我们3亿中小学生后边的父母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李家泉:

我的孩子现在读初三,他很喜欢中国国家地理,我在图书馆给他定了一本,他还要在家里自己重新定一本。只要有兴趣,就能撬动他的父母。

刘旗辉:

下面有请《意林》蔡主编。

问题是《意林》付费阅读量37万,网络发行量年度有297万。你们认为目前的网络发行量对你们有没有什么价值,他的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蔡燕:

非常感谢龙源期刊网给我们这个机会。我回答刘旗辉老师的问题,我是这样觉得,如果没有价值我肯定是说瞎话,我们200多万的总阅读发行量,其实像这个数目已经接近我们单期的实际发行量,每个月也就是300多万。这个量是非常大的,而且我们非常重视龙源期刊网的网络发行量,《意林》成立六年,跟在座的很多刊相比是一本非常年轻的刊。但是今天有幸能够成为五连冠,从第六年连续五年进入排行前一百,龙源期刊网对我们品牌是有非常大的贡献。

刘旗辉:

请问《人民文学》的李敬泽主编,您认为未来人民文学刊物方面有什么样的想法,给大家分享一下?

李敬泽:

简而言之,我们的主题是如何进入3G时代,首先第一条,我回去以后先把手机换成3G的,呵呵。应该说与我们传统期刊的盈利形式来讲,三屏三网,现在进入电脑我心里还比较有数,但是进入手机屏幕,内容直接进入手机屏幕是不行的,就算是短篇小说,他的方式跟手机媒体的方式是不一致的。我们要对我们的内容还要进一步做深度的开发,这样才能赶上3G,否则我们传统的期刊就会被关在3G的门外了。

刘旗辉:

由于时间的关系,根据今天在台上坐的嘉宾的发言,大家信心还是比较足,我对中国期刊偶尔有时候要说一说,但总的来讲还是有信心。应该说现在特别是去年,我给大家介绍了新的杂志的创办,我体会很深,到目前为止影响真的很大,最近还受到相关领导的表扬,我们在新浪博客的点击量大家去看,已经是520多万的点击量,就今年7月份放上去的。所以我认为期刊的关键还是看我们怎么做,我觉得有的期刊可能市场化更强一些,有的期刊就是一个圈子期刊或者说是小众期刊,如果真的做的好,他还是有很多盈利模式的。

所以今天叫我在这儿主持这么一个小型论坛,代表龙源期刊网和各位感谢各位嘉宾给我们介绍的情况。

谢谢大家!

◎1998-2009 Dragonsource Group com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