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专家视点
 
会议日期
2009年11月18日-20日
会议地点
北京神舟国际酒店
会议主题
从期刊网络传播
看3G时代的盈利模式
会议亮点
国庆60年期刊成果观摩酒会
纵向梳理2005—2009中文期刊网络传播数据“五连冠”“四连冠”等网络品牌期刊群脱颖而出
网络阅读走向成熟,龙源首推网络发行量
李东东副署长为《期刊主编访谈》作序,龙源期刊网主编访谈栏目线下出书
期刊网络传播的发现和意义
主办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龙源期刊网
协办
中国期刊研究所
中国图书商报
中国出版网
主办媒体
中国出版网
中国图书商报传媒周刊
全球期刊门户
中国新闻出版报
参会嘉宾构成
09年度网络传播TOP100刊社
龙源期刊网合作伙伴期刊社负责人
龙源特邀期刊社代表
全球电子期刊协会代表成员
出版传媒集团代表
数字期刊市场用户代表
报刊发行、广告、投资界代表
传媒及网络传播研究专家学者
邀请函
刊物参展要求
邀请函
专家视点

才华烨: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发展——CNG的创新之路

图: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CEO兼总编辑 才华烨

《中国国家地理》我们是一本科学传媒杂志,而不是一本科普杂志,这是一个非常本质的区别。这本杂志为什么能够做到有这么多的读者、做到欢迎,他提供了一种科学化的谈资,在这方面中国国家地理做的非常优秀和突出的。他是满足高素质人群阅读的一本杂志,实际上中国国家地理我们有很强的媒体优势,比如说我们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主力所主办的期刊,同时我们是第一个完成在国外落地的媒体,就是以版权出售的方式。2005中国最美的地方,09年推出了英文版,目前是彩色类期刊发行量最大的一本杂志。

《中国国家地理》前身是《地理知识》,经过60年的发展,他的积淀是非常浓郁的。从整个杂志发展来讲,不仅有简体中文版,而且还有台湾繁体版,还有港澳繁体版,还有日文版,还有英文版。当然我们这本杂志也得到了很多社会的认同,得到各式各样的奖励。

同时《中国国家地理》还有两本期刊,一个是我们博物面向青少年的,在下边还有来自广西图书馆的同志跟我说,现在很多中小学生在读《中国国家地理》,实际上这对于他们来讲,博物是更适合的,是针对性更强的一本杂志。去年跟中华数局合作,推出中国书籍遗产。

《中国国家地理》一直在说我们品牌影响力最有价值的是什么?是读者。因为我们核心读者的三方评比,给我们非常好的资源,不仅他们有良好的教育,而且有一定的收入,同时他们在整个社会来讲也是一个中坚力量。而且《中国国家地理》也有非常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通过会员俱乐部的形式,带领广大读者去野外考察,包括跟国外合作伙伴开展商务性的考察活动。包括现在做的亚马逊之和的考察,包括每个月会在地理所的大楼有一个免费的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免费向公众开放,请了很多自然科学类的专家做演讲。

同时我们有非常丰富的线上线下的活动,包括摄影大赛等等。这样丰富的资源,包括我们所拥有的,这么多高端广告客户的资源,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说,中国国家地理在传统的期刊界做的很成功,如果面对未来的市场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做,怎样做才能做的成功。新媒体的确是摆在所有期刊行业面前一个新的挑战。

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实际上我们是在08年去年3月份成立的,北京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这也是中国国家地理进军新媒体领域的标志,同时他是唯一独家合法授权的公司。新媒体到底要做什么,08年我接手来做新媒体开始创业的时候也很困惑。我们最后确定新媒体要做三个大的方向,一个是网络,一个是手机媒体,还有一个是电子媒体,对于网络来讲,大家都会想,现在的门户网站太多了,新浪、搜狐、腾讯,这么多的门户网站,再加上一些很流行的开心网、淘宝,各式各样的网站都做的非常好。中国国家地理如果想做网站,我们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网站。手机媒体从2004年开始接触,从最早中国移动在广东地区接入到中国移动的全网业务,只到发展到现在我们成为中国移动手机报里边高端用户发行量最大的一家。当然我们不跟新闻类的比,但是对于期刊我们一个月8块钱,我们的发行量现在在移动手机报领域是发行最大的。还有电子杂志,最初我们想电子杂志怎么做?对于中国国家地理有这么好的资源,把纸质的搬到网上就可以了,是不是就这么简单?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我们对中国国家地理仅限于这样的一个平台怎么做新媒体的发展,我们有很多自己的思考。首先一个大的方向,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做独家的原创内容,对于网站来讲,我们也是有一个全新的定位,我们的终止是阅读机,读天下品生活。是带有互动社区的网站,不会去跟门户网站竞争,我们要做终身领域适合我们自己的网站类型。

同时可以把我们最优势的东西拿出来,比如说中国国家地理的图片资源,比如说我们要打造的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最具有吸引力的地理论坛,我们还在官网的时候,很多地理爱好者都会到地理论坛交流。当我们把这个网站推向商业化网站的时候,地理论坛更会是我们的旗帜。对于中国国家地理,很多读者大家都知道,这本杂志我们会在上面告诉你怎么去这个地方。比如说我们介绍很多雪山美景,中国国家地理是提供谈资话题的,他不可能告诉你具体怎么走。我们知道现在很多的市场有这样的需求,读者有这样的需求,我相信在座很的多朋友都会想知道如何去这些美景。包括怎么提供有效的咨询,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特色。同时对于手机报来讲,我们实际上也进入到三个阶段的发展。做手机媒体就是简单的把我们现有的内容给他就好了,但是手机媒体跟做期刊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期刊大部分是月刊的形式,但是对于手机媒体是每日更新的,对于你的内容一本期刊,比如说我的一本主题,一期杂志也是做十个主题的文章,放到你的手机报上,每天都要更新,每天都要有全新的内容面向你的手机读者,你怎么去做,这个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即便是国家地理,即便十年改版的内容,仍然不能供给这样一个庞大的每日更新的市场。最后我们还是决定要有全新的团队,要以全新的内容去做独家原创的东西,也给我们自己一个新的电位,比如说全球报道,他不仅仅是把中国国家地理内容原封未动的搬到手机地理上。通过我们最早的城市,只到我们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模式,我们可以从周一到周日,对于每一天栏目的划分的内容和栏目的精心构造,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对手机媒体提供的原创的内容投入多少的心血。实际上我们需要,大家都知道手机的付费是什么?今天预定了,你可能过三五天退订,如果退订不到运营商的结算期,这个月的钱都收不回来,这对于我们来讲投入的费用是非常高的。

之前在这一栏改版定位之前也做单一主题,每一天围绕一个内容进行诠释,也发现如果读者连续三天他的内容都不感兴趣也会退订,基于这样的状态,我们对内容进行全新的调整,以不同的栏目进行构架,至少保持有一款内容是你喜欢的,我们还独家推出很多原创的内容,比如说图片故事,我们的异地绯闻,以及独家策划。

目前我们业面临全新的挑战,就是3G的到来,这对于我来讲很直接的理解,一个是速度,一个是承载量,一个是价格。对于用户来讲,最直接想的就是这几块。现在看到很多版本的彩信内容,他都是基于非常简单的,客户非常单一的形式的彩信报。我想彩信报的发展,一定是有他的一个瓶颈,或者说到达一定程度就不可能再发展下去了,随着资费的调整,随着手机杂志的变化,读者需要的是更直接的,更有冲击力的表现方式。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现在虽然有传统的手机报,依然在探讨,3G到达的时候能不能添加更丰富的内容。我们可以把视频的内容加到彩信报中去。现在我们看到的手机彩信报是根本没有办法达到的,每天限制的大小和他表现图片的试配都会受很多的制约。

对于中国国家地理的电子杂志来讲,我们也是有很多的思考和探索,首先也是跟许多期刊同行一样,我们就想把杂志是不是简单的放到网站上,做一个电子版就可以销售。但是根据中国国家地理来讲,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国国家地理本身这本杂志,他有别于其他的,比如说新闻类的,时尚类的期刊。我们说新闻,新闻过时效了可能就卖不出钱了,但是对于中国国家地理我们的刊销售的非常好,面临这样的媒体的时候,如何做我们新媒体的发展。如果现在我把整个的电子媒体,或者说电子化付费的方式还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我把一个非常优秀、发行量非常好的传统期刊全盘放到网站上去,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对后期现有的发行渠道产生很大的冲击,这都是需要考虑的。同时还要考虑,未来的网络化、数字化、电子化的杂志一定是非常大的趋势,中国国家地理如何去掌握这样一个平台,如何去发展它,最后我们也有了重新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中国国家地理最擅长的是什么?是做内容。我们是有一个非常好的团队,我们有非常好的专家团队,我们有很好的经验,我们有很多的积淀,而且对于中国国家地理来讲,我们的内容划分,对于旅行这一块,尤其是深度旅游这一块是一个空白,我们有很好的广告客户资源,内容资源,我们完全有能力独家原创做一本新的杂志,而这本杂志是仅限在电子媒体发行的。所以在今年的7月份,我们推出了中国国家地理的旅行版行天下,这本杂志的宗旨是景色前沿,出行先锋。比如说我们介绍稀薄湿地,怎么去的,甚至摄影家住的什么旅馆,农户家吃的什么,都会介绍。这会给我们读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实用信息。

当然这本杂志是付费的电子杂志,对于现在很多网络上我们看到的免费的电子杂志是不一样的,我们也想为什么要让我们的读者去掏钱,实际上我们想,付费的问题跟我们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一个非常好的原创的内容让读者去付费,即便是免费,他也不会去看。所以确定我们的一个定位,要做独家原创的内容,一定是值得他付费的。

行天下做了自己的电子杂志的客户端,不仅对客户端的盈利做一个IE浏览。在过程中有几个思索,比如说对于新媒体是不是直接放到网站上,把他电子化就能称之为新媒体,就能得到他的商业价值,这是需要思考的。本身传统媒体有很多的优势,就是内容优势,而且我们起步都会比较晚,我们怎么整合营销,怎么通过合作的方式,通过多渠道的方式发展平台。还有就是做自己最擅长的东西,比如说我技术方面不是很专业,那就要找技术专业的公司去合作,我只做我自己最擅长的东西,把我有限的精力放到我值得去放的地方。

读者如何让他成为最有价值的数据库,这一块也是有很多的想法,因为目前中国国家地理,我们订阅的固定用户就有15万,在国内高端的杂志中,固定用户有这么大量的也是非常少的。通过互联网或者通过电子媒体的形式,把用户资源、媒体资源做成最有价值的,而且一个更准确的提供,我们就是做内容提供商,也是出品内容的提供商。当然说,做内容只是中国国家地理这一个品牌是远远不够的。包括我们做的行天下,手机报,包括我们做的网络,以及我们推出来的博物杂志,以后还会推出来很多其他的产品。我们很多的内容会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实际上免费还是付费,这不是问题,只是商业上怎么操作他,都会有一个操作的空间。

对于技术方面有一种需求,刚才汉王的董事长也做了很多的介绍,随着技术不断的提升,更多的电子媒介的载体出来,对于我们电子刊物数字化的发行会有更好的帮助,战略规划好后去发展他,这是我们的核心,是自己找到的生存发展的方向。

接下来给大家免费阅读一下我们的行天下。这本电子杂志是我们一个全新的团队做的全新独家原创的内容,我们提供了非常精美的图片和丰富的出行的攻略,而且他的价格比我们纸质杂志便宜很多,单价零售价格是5块钱,如果全年优惠订阅期30块钱,合下来非常便宜,年轻人吃一个麻辣烫就能看这个内容。我们跟很多的网站合作,只要你上到互联网上,只要在网站上通过手机支付,或者通过银联支付等方式都可以付费、购买。同时我们也推出了行天下手机的版本,很快在手机上都可以看到我们的这本杂志,这本杂志我们只会在电子媒介这样的形式或者说这样的方式去发行出售。当然这是我们自己尝试的一个新的产品,或者说走向新媒体的一个全新的探索。这会发展成什么样,从7月份到现在,我们出了5期,现在所有反馈的情况都是非常好的,而且我们也看到了有了第一单广告的收益。实际上通过市场的培育和多渠道的合作,新媒体的形式、全新的内容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

谢谢大家!

◎1998-2009 Dragonsource Group com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