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

鸭绿江 (2024年04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文学小说
1946年12月,《东北文艺》,即《鸭绿江》的前身诞生。《东北文艺》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作者,这些作者中的很多人都出现在中...     展开
原价:¥15.00   促销价:¥9.00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小说天下丨重启 (中篇)
1 虎年春节后的一天,下午三点多,他精神溜号,脑子里空荡荡的,不知道再干点儿什么。以前不这样。他是个勤勉的人,手和脑都闲不着,干活儿不偷懒,单位有紧活儿、急活儿需要加班,他从无二话;没做完的,带回家里点灯熬油、默默加班的时候常有。可做的事情...
小说天下丨阿司匹林(短篇)
1 阿司匹林肠溶片,用于抗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动静脉瘘或其他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用量每日一片。不良副作用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长期或大剂量服用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
小说天下丨独手联弹(短篇)
文明路可真文明。甫一入住,便听到邻居家琴声流淌,不绝于耳,还是钢琴。毕竟是广州的核心地带,还有免费的钢琴曲欣赏,整日沉浸于艺术氛围,真是享受。我是乐盲,难为知音,但莫名喜欢。因为这种东西可有可无,听,它起伏有致,优雅悦人;不听,也就是个响动...
微小说丨沈阳站站
小松和燕燕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沈阳站的出站口。短暂的不安与兴奋过后,燕燕的注意力就被几步之外的地铁站电子牌吸引了。 “沈阳站站!好好玩啊!”燕燕跳脚拍手。 小松回头看了一眼,苦笑道:“这帮人的想法挺奇特……” “什么呀,这多萌啊!我要去站站!...
微小说丨大连站
进出大连的四种主要方式,乘飞机,乘客轮,坐火车,坐汽车,我都用过。走水路的次数最少,只有去烟台或者威海,才作首选。稍远的旅程也有,很多年前,我走水路去过上海。两天两夜,视界里波动着无际的水面,借用作家阿成的话说:“那是浩瀚的大海啊,那是诗、...
微小说丨长春站一痕
每次路过火车站,李小南总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画面中先是老长春站的外形,接下来是进站口的四根大柱子、出站口的大铁门。站前广场没有几棵树,不知名的鸟儿在天空聒噪。火车站大钟很准,许多人都习惯冲着它对表。大钟上的上边竖着两个美术字—...
微小说丨吉林西站
人们都说,吉林西站是东北最文艺的火车站。那只是看其外表,其实,它的经历一点也不文艺,相反,还充满了腥风血雨。 吉林西站当年的名字叫吉海铁路总站,位于吉林城西的黄旗屯。吉海铁路是吉林人为了抵御日本人的经济侵略而自筹资金铺建的。火车站是有“中国...
微小说丨牡丹江乘降所
那石砬子凭空而生! 他站在洞口,这看看那瞧瞧,心里赞叹着:索伦人真行啊,他们可真行啊。 是索伦人指给他这条道的。他和他们不认识,这个意思仅仅是互相叫不上姓名而已。山林生活中,这些并不是必须的,可以叫不出对方的名字,其实都可以根本没有名字,重...
汪曾祺三人谈丨长城上的雕花
1 故乡有两处长城闻名遐迩,一处是九门口水上长城,另一处是永安长城。水上长城是著名的旅游景区,我去过。而永安长城则是一处“野长城”。所谓野长城,是指其保留着历史和时光的原貌,没有经过修复和维护的原始长城。因久别故乡,我一直没机会去探访。但“...
汪曾祺三人谈丨伸纸画芳春:作为文人画家的汪曾祺
四十来岁还想彻底改行,从头学画 李建新: 汪曾祺先生去世后,子女给他出了一本书画集,在雅昌制作的,印得很好。因为是自印本,市场上见不到。不过这算是了了汪先生的一个心愿,他原本是想做一个画家的,而且后来确是文坛中声名在外的书画家。很多人找他索...
钩沉丨方冰: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儿还在河边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莫非他贪玩耍丢了牛,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悠扬的旋律一响起,大家纷纷跟唱。这样的场面见多了,我就问了许多次,问了许多人为什么跟唱。听到最多的答案是好听。再问词作者是谁,人們往往语焉不详。这一首《歌唱...
散文寰宇丨南尖回响
一条坝埂,一湾稻田,一道海岸,一片大海。 姥姥家就在海边儿。 这是辽南庄河一个叫南尖的村子。为啥叫南尖?有多南,有多尖?在大孤山当过店铺伙计的姥爷说,南尖在咱辽东半岛东南边,在地图上看,比你小姨用的改锥还要尖。 改锥那么细那么尖,怎么能住人...
散文寰宇丨穿越时空的旅行
夜幕中的伦敦 抵达伦敦的时候是晚上,我和皮皮拖着沉重的行李,在希斯罗机场通往地铁的电梯前耽搁了很长时间。皮皮将箱子翻了个底朝天,终于找到了公交卡。望着快过20岁生日的他,我确信到伦敦来陪伴他是有意义的,但一个母亲内心从未消退的忧虑还是在心底...
散文寰宇丨鼓角梦
像一锅岁月的馒头,终于等到揭盖的时候,三十多年前的一个疑问,今朝真相大白。我坐在小小的会议室,见到吕海生、柏太子,没有丝毫陌生感,就像见到久违的战友。情感的水蒸气蒸腾开来,将我彻底笼罩。我开门见山:“说说搬迁进城前的那一段军工生活吧。”柏太...
诗空间丨边界(组诗)
边界 新年第一天,我用新买的米做饭 经历水洗高温 白米粒暄腾腾地挤在一起 丝丝热雾,把米粒心里的寒暑交集 往外拖 我的手总有摸不到的地方,无论多么近 我父在咳嗽,用力咳 把米饭上的热雾都吹散了,我去扶他 我双手沾满了热雾的碎片,还是够不着他...
诗空间丨他不知道,我们互换了角色(组诗)
饮茶记 久坐屋中,不知暴雨瓢泼过芭蕉几时 要走的人已远去,热气的茶水不再有烟雾 升腾 不知她是否被雨湿长衫。此刻我来到花园 在隐匿的啁啾声中,阳光破开乌云 轻立于滴雨的芭蕉叶上,在雨迹未干的青石砖 我走下台阶,在院中愣神许久。雨滴点脖颈 我...
诗空间丨两座山及其他 (组诗)
两座山 两座山在一起的时候是不说话的 草枯草绿只是寻常 一些的人来人往 就只是风一样 两座山在一起就只是一座山望着叧一座山 云朵飘过去 溪水流过来 月来日往循环反复 两座相望的山总不能挨在一起 就那样看着 不是不爱 是爱得太深 待到秋天重逢...
诗空间丨于绚丽处闻心动
大连女诗人群体近年在文坛活跃,不仅仅是她们于自媒体一辑又一辑的重磅作品推出,也在于她们作品于全国一些文学报刊的频频亮相。诗歌是文学这座艺术建筑的亮眼窗口,突然集中涌出众多绚丽,花枝招展,确实令读者大开眼界,心胸尽染真善美的生命意绪。大连市作...
新批评丨大地与梦想的诗意映照
作为一个文学寻路者,辽宁作家张少恩在他的散文诗中找到了大地与梦想。出于对生生不息的庄稼的致敬,他以一颗诗心照亮了大地上的万物,作品里流淌着日常生活的经验、时光流转的深思与乡愁萦绕的情愫。他的作品血肉丰沛而情感深沉,气象浑雄而魄力宏大,笔力峻...
新批评丨春风令(组诗)
大风刮过我的童年 那时候,母亲在院子里的 晾衣绳上晒衣服 老槐树在高高的枝头上晒白云 爷爷,躺在藤条椅上晒太阳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些场景,多年以后 会被大風吹跑 那时候,风吹过 我穿着开裆裤 童年,赤条条的,没有一点秘密 现在啊,大风吹完...
雅集·散文、诗歌丨为创新的事物命名(组诗)
诗是诗人的孩子 在阳台,我翻阅泛黄的诗史 灿若繁星的诗论,写满时空 雪莱手握鹅管写下的名言 诗是“最精致的精神食粮” 美国诗人柯索坚称 “作为一个诗人,我就是我所写的诗” 当颗颗红杏,在纸页中微笑 一串串葡萄,在诗稿里吟咏 蓦然,我凝视每首...
雅集·散文、诗歌丨听,手心里的温柔(外四首)
你曾是一片荒原 一叶孤舟 沿着前世的回眸 从南到北 想去描述一个叫永远的归宿 我和你喋喋不休 说着小鸟的语言 如一尾蒲公英的翅膀 飞向你早已生锈的心脏 此刻,你苏醒过来 饮着秦时明月之光 等了一世的韵律漫过水复山重 红尘的路上 有你,足够 ...
雅集·散文、诗歌丨烟火(组诗)
云播放 牛车 被我赶上云端 笛子是由两朵失散的 桃花抬着,风随意吹进每一个 音节,每一个孔洞似乎都要冒出火 子夜的中间 猫脸一般的花妖从丛林返回到 伏牛山上,提前控制了 遇山则止的预言 那个吹笛的牧童 飘浮在地上 追逐他的草原 水和土,被另...
雅集·散文、诗歌丨浮生若梦(组诗)
新与旧 一夜之间 铺天盖地的大雪 把所有与陈旧相关的词汇 悄然埋葬 城里乡下,都喧闹起来了 春联和年画,正排着队等烟花 下蛋鸡和看家狗,换上新装 拉开车门,巴望主人的吃食 住在城里的李大爷,很清闲 他坐着真皮沙发,抽着大中华 听到礼花升空 ...
雅集·散文、诗歌丨冬季里收集暖阳 (外一首)
天凉 收集暖阳就成了一桩大事 玻璃窗,做得很棒 它用自己的透亮 把一大片一大片的阳光 搬到屋里、床上 让需要它的人,脸庞胸膛 暖洋洋 一些行动便利的老人 也收集暖阳 走出屋子,在高楼平房 向阳的地方 扎成堆或坐成行 就像一棵棵寒风中的老树 ...
雅集·散文、诗歌丨时光的筛子 (组诗)
往昔 那时,坐在一起 喝茶的,还有谁 我们如同这陈年普洱 在雾气里发呆 为何眼前的样子 你们在照片里的青春 仿若隔世相望 在我深陷的眼睛里 被盛年的太阳 一点点刺伤 纵横 越过子夜零点 重生的我与昨天告别 我看到自己眼睛里的蓝 我望见满头长...
雅集·散文、诗歌丨遗落在拉萨街头的爱情
从青海湖一直往西 到达拉萨的街头 你一路追赶三百年前的风 寻找仓央嘉措的履痕 风如瀑布漫过布达拉宫 石阶上一位姑娘在哭泣 她说雪域最大的王已客死他乡 她没有遇见 拉萨街头那位世间最美的情郎 遗落街头的爱情 千万游人的脚步 碾碎了情郎的履痕 ...
雅集·散文、诗歌丨名字
在这里,我喊不出金山禅寺的 钟声,喊不出江水 流动的声音,喊不出 树木生长的绿色痕迹 喊不出的名字,在密林深处 用一颗鹅卵石定位扬子江头 刻画它原有的模样—— 广阔的江水,浪花卷起天上的 云朵,潮起潮落 从镇江深处流动,在江阴之地 张开巨大...
雅集·散文、诗歌丨我便是流水本身(外一首)
我是非著名的 我的发源地也是 哼唱的歌谣完全属于自创 每一个急转弯都力争保持姿态优雅 我听到灌木发出的尖叫甚于它们的芒刺 岸邊的野花往往会忽略水里的浪花 而我便是流水本身 一生都没有 学会攀附 有时又不免向低处俯首 或者哪一天 我真的会静下...
雅集·散文、诗歌丨坐下来
面对秋天飞过的一只蝴蝶 坐下來,一棵白杨的影子里 渐凉的秋风吹进了高原的天空 多么朴素的感情,你的眺望 无数归鸟在不远处的树梢上跳跃 像无数个音符被手指的力量弹奏 校园静了 黑暗的屋檐下 一个人低头似乎看见另一个人的影子 入秋了,我们早已习...
雅集·散文、诗歌丨父亲
山口的风,依然附着在脚步上 梯田那边,马铃声不断 依旧清脆地回响在我的心里 小时的我,幻想着风舞动着一切美丽 漫山的流萤,染黄的霜叶 还有我想要的小城堡 傍晚,我站在田间呼唤 父亲的名字在山與山之间碰撞 那些回音依然忽高忽低、忽远忽近 他用...
雅集·散文、诗歌丨补白的人
站立的,横卧的,倒悬的 挤在一起—— 峡谷,是石头的峡谷 刀剑出没,肃静 多么真实的大环境 而我更关注的是 那些:一簇,两簇,三簇 低矮,甚至半枯半青的 野草 在石縫里举起碎花 像信心,像赞美,像 妻儿对我笑答,并伸过手来 我热爱这峡谷 包...
雅集·散文、诗歌丨别秋
晚秋,酝酿着 一行行诗文取暖 枯叶没有了灵魂 却还在漫卷盘旋 找尋最后的归宿 旷野中,稻草人心底的落寞 跌入最深的黑暗 疼痛沿着北风蔓延 桃山湖的水,荡漾着蓝天白云 低吟着没再上涨 远处的山 被一片金黄与墨绿洇染 苍健中透露出唯美 轻轻触动...
雅集·散文、诗歌丨旧石头
火的远房亲戚 面容温和 拿着雨伞和诗集 沉默不语 天空湛蓝,云彩悠闲 旧石头挨着旧石头 历史的河流声浪喧天 大浪淘沙 我是你怀里的一块旧石头 沒有棱角,线条模糊 在城市的巷道里 对着众多的亲人 我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 无数的花开了 像无数的旧...
雅集·散文、诗歌丨伤残的雪花
野性的风潦草地飞舞 童年给它让路 常常会遇到一堆雪人 回忆需要加个补丁御寒 故乡却误入暖冬 背过身去 擦拭融化的眼角 日子被积雪架空 抖抖衣领 漏下一團凉气砸在掌心 比衰老的速度还要快 我像搁浅的雪,坐在石头上 忍住堵在嗓子里的冷 把哽咽撕...
雅集·散文、诗歌丨黄昏里的牧羊人
春日里的北方,黄昏里 最后一道残阳,照在 长长的屋檐下 风,刮走了还没有及时删减的记忆 黄昏就点燃了旧的时光 残雪覆盖的秘密,已不再是秘密 岌岌可危地裸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把风霜刻在脸上的牧羊人 和羊群一同从村中走出走进 他早出晚归,一杆长长...
雅集·散文、诗歌丨贩卖故事的村庄
穿过时光,头顶野草 荷塘和我苏醒在一个叫半亩的村庄 村庄里有两只小猫 一只叫阿福,一只叫阿花 阿花妩媚像《聊斋》里的一只狐狸 阿福高傲似童话中的王 你推开一扇窗,宛若打开故乡的门 外婆留下的老花布,表叔家的水车 都在三棵树下似睡非睡、似醒非...
雅集·散文、诗歌丨未完成的画
这景色像一幅未完成的画 我含着老烟斗不停地苦想 是该拿蜡笔,还是拿颜料 想画一些宜人怡情的物件 又觉得大都千篇一律 于是索性喝坛炙辣浑厚酒酿 人醉心醉,看外界蒙蒙眬眬 仿临虚御风,心神交融于天地 然后陡然提笔,舒展奥义 一片片风景在我的笔下...
雅集·散文、诗歌丨照影(外一篇)
有一段红墙就够了 红墙是慈云寺的脸 无须打坐、誦经,双手合十 面对初冬的太阳 你一个深深的鞠躬 世界便柔软了 坐在红墙下 像尘世飞来一粒雀斑 散落之美 院子里不可以栽梧桐 梧桐树下 不可以聚会黄昏、细雨 梧桐树最好的归宿 是放牛坪。放牛坪散...
雅集·散文、诗歌丨枯水
麋鹿驰过苔径 浅浅倾起,一丝涟漪 别停。湿润的蹄子, 送回大雨的讯息 听,蝴蝶撑开翅膀,挡下迷濛的细雨 温柔的怀中,荡漾着娇柔的身体 我沉默地读着,轰轰烈烈的滂沱 听干涸的日子,将水一饮而尽 一寸、一寸,在我的軀体上 长满了枯萎的月季 迷濛...
雅集·散文、诗歌丨岁月深处的掌痕
父亲的双手,在女儿的心目中永远是那么温暖而有力。深浅不一的褶皱,诉说着岁月,亦写满了父爱的印记。2022年4月28日,人间最美的四月天,父亲永远离开了我。每当我走进父亲的书房,触摸那些熟悉的景致,往事如昨,宛如父亲就在身边一般。回想起父亲布...
雅集·散文、诗歌丨老味道(外一篇)
午饭吃面,蔬菜不见了踪影。无奈之下,一盆迎风飘荡的鲜嫩蒜叶引起了我的注意。 国庆抽空回了趟老家,临行时母亲拎着一大袋蒜头递给我:“要不要拿些回去种种,现在正是时候。”看着密密麻麻的乳白色蒜头,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大片葱翠蒜田。接过袋子,我精挑细...
雅集·散文、诗歌丨细癞宝
家乡方言,“小”为“细”,“蛤蟆”为“癞宝”。因此,也就有了“细癞宝”这样富有地方趣味的名词。 雅周到夏堡很近,中间过一条古溪即可。每到周日,爷爷总要骑一辆有黄色帆布包的“二八大杠”载我去大姑家。界河桥过后,左拐路过几间民房,右拐再驶入一条...
雅集·散文、诗歌丨巴金致沈从文手札赏析
巴金和沈从文是一生的老友。他们于1932年相识于上海,此后,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文学创作上,二位文学大家都是相互关心,相互激励。目前所见二人往来书信并不多,《巴金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仅收致沈从文信三通,《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鸭绿江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08.00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鸭绿江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鸭绿江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