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03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中国民族博览》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文化综合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50.00 ¥30.00
目录

卷首语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馆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开幕
2月5日,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落成开馆暨“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开幕仪式在京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致辞、宣布展览开幕,并与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

走近大家

书法学的发展
沈鹏先生是当代中国书法的一面旗帜。他的书法理论、美学思想及书法创作影响着当代的书法人。近一时期,沈鹏先生根据多年来对书法艺术的实践和探索、对书法美学的研究与思考,以学者的高度与深度,经过深思熟虑,反复强调了“宏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

文化视角

直面人生 开拓未来 用情用力 讴歌人民
我有幸先睹根据荣获茅盾文学奖的梁晓声同名力作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思绪联翩,受益匪浅。我深感这是一部近年来为改革开放时代画像、为人民立传、为社会明德的用心用情用功的直面人生、开拓未来的现实主义力作,其抒写的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艺术上“莎...
祖父梁立柱将军的抗日故事
本刊编委、光明日报资深编辑梁若冰是抗日爱国将领梁立柱的孙女,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梁若冰为祖父从有关部门领取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扶着两位耄耋之年的姑妈梁淑筠、梁宝筠,一同来到卢沟桥中国人...
长赋垂泪到天明
昨天,在亲人微信群里看到亲人们去看望姑妈的照片,虽然今年暑假我们全家一起去看望了身体欠佳的姑妈,但是照片中的姑妈,明显身体状况又大不如前,心头一酸,忍不住泪眼潸然。 这几天在准备申报高级教师职称,所谓的副教授级别的职称,夜以继日赶资料,看了...

艺苑新人

于曦湲
作者简介 于曦湲(2002-),女,汉族,山东聊城,南开大学,大三,研究方向:中国画。...
陆 丹
作者简介 陆丹(1995- ),男,湖南人,硕士研究生,湘潭大学艺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美术。指导老师:刘光柏。...

民族艺术

从敦煌石窟出土的唐《放妻书》看当下契约化婚姻
【摘要】本文根据敦煌石窟出土的唐《放妻书》,对唐代社会的婚姻制度及现象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当下社会婚姻现象及问题展开论述,比对古今社会对婚姻态度的差异,得出古代婚姻关系多以情感为本位,以家族为纽带,而当今自由婚姻逐渐转为由利益为主导,甚至呈现...
从“祈水”到“治水”
【摘要】 洱海周边白族水文化经历崇拜、祛魅、保护治理三个阶段,从以“祈水”为目的融入到本主文化和神话传说的水崇拜阶段,经过生产生活对水崇拜的祛魅阶段,再到以“治水”为目的、人水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阶段,白族人民对水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与水的...
非遗传统制香的产业展望
【摘要】传统制香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优秀传统文化逐步振兴的大背景下,源远流长的香文化传统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文化依托,全面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政策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政策...
对京族鱼露助力京族地区乡村振兴发展之路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京族鱼露是脱胎于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的海洋民族文化而产生的特色民族饮食产品,并被列为自治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较强的生命能力以及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京族地区村落经济发展趋渐缓慢,对接全国开展的乡村振兴战略...
从鹿的文化寓意看清朝“鹿角椅”
【摘要】本文从圈椅于鹿角椅形制的相似处;皇太极制作鹿角椅的缘由;鹿文化的寓意来分析清朝“特产”鹿角椅审美特征,以及鹿角椅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其皇家御用宝座的高贵典范。 【关键词】鹿;鹿角椅;文化寓意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
非遗保护应借助文化创意产业让非遗融入生活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要传承,二是要发展,传承是基础,发展是方向。文章从敦煌非遗保护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结合近年来敦煌非遗保护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非遗保护中取得的成就,论证了非遗要融入生活才能在时代发展中永葆...
民族融合背景下齐齐哈尔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进步,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日益频繁,最终形成了民族融合的大方向。齐齐哈尔地区作为我国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在其上有数十个少数民族定居,为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了契机。本文以齐齐哈尔地区的达斡尔族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民族融...
非遗保护方式的对比研究
【摘要】本文作者采用桌面研究的方式,通过对比“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保护方式的优劣,综合分析保护和传承敦煌非遗文化的最佳方式。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1.敦煌非遗保护的现状;2.“自上而下”保护方式的做法及优劣;3.“自下而上”...
探析敦煌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以敦煌的6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出发点,分析现代社会非遗传承人才缺乏的原因,针对敦煌非遗的特殊性,提出保护与传承敦煌非遗的可行性措施——基于政府政策和科学研究自上而下的引导保护,结合社会各界人士的实践工作的多方合力的保护传承方法...

艺术教育

关于民间传统美术与幼儿美术教育相结合的研究
【摘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存续和发展的精神基石,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和幼儿美术教育课程的相结合,在幼儿园建立更好的传统艺术的氛围,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石湾陶塑 【中图分类号】G613.6 【...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开发学校美育课程新资源
【摘要】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内部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美育资源,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与开发美育课程新资源,不仅能够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
基于深度学习视角分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音乐教学方法改革
【摘要】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素养,学生为了能够真正适应社会所提高的个人素养都可以归纳为核心素养的一种。在教学阶段注意核心素养的形成正是学校贯彻立德树人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深度学习对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音乐教学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对传统音乐教学方...
以济南市文化馆公益性艺术辅导培训为例探析少儿国画教学经验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国人的文化自信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画做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个性鲜明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唯一性。中国画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审美品味,少儿可...
地域文化背景下理工科高校艺术类通识课程建设方案初探
【摘要】艺术教育可以提高理工科学生对美的鉴赏力,促进智力开发,激活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理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应明确艺术教育的定位,探索艺术教育的特点,构建科学的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以确保艺术教育在理工...
浅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课程的系统化
【摘要】由于音乐课程是幼儿教育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重要的幼师教育与培训基地,因此需要加强关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探讨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功能,最后重点论述学前...

文化产业

集体文化记忆视角下云南双柏李方村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集体文化记忆视角观察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建设之间的关联,以个案形式探索并阐明民族文化资源挖掘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共融促进关系。通过对云南双柏李方村的实地走访与考察分析李方村特色文化资源及其利用现状提出进一步对应特色文化资源的利...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路径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兴起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民共同关注的话题,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们的理想信念,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制度的发展具有能动的作...
文物保护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研究
【摘要】文化自信是凝聚民族精神、承继民族文脉的基石。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我们需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尤其是培育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国传统建筑是我国多元文化的具象组合形式,存世众多、内涵丰富、...
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创新路径探析
【摘要】社区群众文化工作对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进入新的时期之后,群众的思想已经和过去截然不同,过去的文化活动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因此,要想促进新时期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就必须创新文化活动的理念、内...
新时代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途径策略分析
【摘要】新时代,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不仅仅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还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所以,必须面向基层的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此趋势下,文化馆如何突破保守与陈旧观念的局限...
新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
【摘要】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需要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进行积极努力,利用一切有利资源来推动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和阅读服务的推广工作。利用互联网加时代的新技术和硬件设施来开展相关的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中扮演...
新媒体艺术环境下通感意识研究
【摘要】以新媒体环境为研究对象,与传统艺术相比较,新媒体艺术环境下通感意识展现出了新的特点和优势,对通感意识进行概述,包括同感意识与意象的相互作用、多感官再创造作用、感官挪移的审美作用这三个方面,并通过分析新媒体艺术作品的三个典型案例,分类...
乡村振兴背景下户县农民画文化产业发展与传播研究
【摘要】为响应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的号召,本文在已有研究之上,通过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从地方性重构的两个机制关联中,深入讨论了户县农民画的地方性重构与族群认同现状之间互动过程以及其活化创新的可行性。调查分析户县农民画在新时代遇到的发展阻碍,针...
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保存大量的有价值的文件以备后期使用,传统纸质文件的保存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在很多企业和单位普遍采用电子的方式来保存各种文件。这...

语言文化

墙盘铭文的书法艺术价值浅析
【摘要】《墙盘》铭文堪称西周金文成熟时期的典型代表,其铭文文字较多,记载内容涵盖历史、政治、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从书法角度讲该铭文在笔法、结构、章法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鲜明特征,对后世书风影响深远。本...
语言经济性原则在汉维翻译中的运用分析
【摘要】语言经济性原则是语言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变革性语言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将语言经济性原则运用在汉维翻译中,能更方便高效的促进交流。本文旨在分析语言经济性原则在汉维翻译中的运用,找出其存在的特点。为使其特点分析的更为透彻,本文仅从句子方...
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美学价值研究
【摘要】隐喻研究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发展至今,已经从单纯的文学语言修饰层面发展到探究人类思维的深层理论,虽然对隐喻的研究跨越众多领域,但已有研究主要是从语言和思维两个层面对其特性和构成进行分析,对隐喻美学价值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从美学视角出...
中西文化差异对中学英语阅读的影响
【摘要】文化差异一直是语言交流与沟通中最大的影响因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特点,这也深深影响着彼此之间的语言交流与沟通。英语阅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会让读者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社会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差异、价...

音乐舞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式汉代乐舞理论浅谈
【摘要】汉代,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期,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是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作为这一时代意识形态组成部分之一的乐舞理论,对于前代各家乐舞观点采长补短,形成一种融会各家各派思想的独特风格。本文主要论述汉代的乐舞理论,即乐以言情、郑乐...
论舞剧《昭君出塞》中蒙古族舞蹈元素的运用
【摘要】昭君是 “四大美人”之一,而昭君让后人铭记的是她远赴“塞外”和亲的故事,舞剧《昭君出塞》既是真实的还原历史文化背景,亦是深情的演绎了昭君的心路历程。舞剧分为序·烽烟、第一幕·和亲、第二幕·出塞、第三幕&...
昆曲“水磨腔”研究
【摘要】昆曲是一种集文学、舞蹈、音乐、戏剧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而“水磨腔”也随着昆曲的发展有着上百年的古老历史,它的起源、兴盛到衰败,直至今日,这些都依然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在此背景下,了解“水磨腔”的艺术特...
“咚咚推”中舞蹈动作的文化生成
【摘要】本论文主要以新晃侗族傩戏“咚咚推”现存剧种中的舞蹈动作研究为切入点,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微观层面的舞蹈动作形态、人物角色等内容,通过对舞蹈动态相关内容的分析,再深入研究其产生舞蹈形态的宏观文化基因的生成。尝试着把舞蹈动作和动作产...
浅析民族声乐教学中学生演唱的常见问题
【摘要】随着民族声乐的不断发展,现代观众更高的审美要求,民族声乐在保证自身的地域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借鉴了美声演唱的科学方法,使得作品的演唱音域变的更加宽广,难度更大,赋予了民族声乐更鲜活的生命力。随着民族声乐艺术的不断传承壮大。大型晚会的开...
浅析敦煌舞蹈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摘要】敦煌舞脱胎于敦煌莫高窟中的舞蹈艺术形象,是20世纪六十年代的产物,虽作为中国古典舞之一,但却有着异韵风情,和急剧想象力的艺术线条,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融合。在1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莫高窟成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佛教艺术宝库,并留下了世...
多元化背景下群文音乐的创作研究
【摘要】乐曲创作是由心而发的,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众人传唱一般会对群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亦会促进国民素养的稳步提升。群文音乐是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群众音乐的受众是人民群众,因此在进行音乐创作时务必要和大众实际生活相...
性别视角下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的音乐分析
【摘要】本文采用跨学科的“性别”视角,通过对《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的文本分析,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讨论《第四交响曲》中隐喻的“性别”问题,并完成对这部作品的重新解读。笔者将结合这部作品之内的乐谱文本与之外的社会文本来对这部作品的“性别问题...

美术设计

孟宪德水彩艺术探究
【摘要】孟宪德水彩艺术的形式美是独特的,所透露出的澄明之境既是对人和自然的独到感悟,又是艺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冷静与科学,又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和具有民族性的艺术意志,同时也积淀着中华民族长期积累起来的心理...
独立动画创作研究
【摘要】随着动画产业的发展,独立动画因其独立性与艺术性逐步从主流动画中脱颖而出。中国动画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中国独立动画也获得了广大群众的关注。蒙古族文化源远流长,可以为独立动画创作提供多方位的素材与启示。文章拟从独立动画入手,结合对与蒙古...
山东昌乐汉画像石及拓片保护与利用的相关探讨
【摘要】山东昌乐是汉画像石的重要出土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地也在积极探索汉画像石及拓片的保护与利用。山东昌乐汉画像石数量多、分布广、特点鲜明,具有较长的发展研究历史。汉画像石的拓片制作工艺流程复杂,拓片的拓印需要注重很多细节工作。山...
浅谈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彩塑的艺术特色
【摘要】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彩塑造像美轮美奂,是唐代雕塑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通过了解山西省内唐代彩塑造像,充分比较并赏析南禅寺内的唐代彩塑,塑像的整体布局、形制特色、工艺技术,都有较为完善的规制,且具有深远影响。其造型特色与绘画...

文艺争鸣

从来源、形制和传播看唐《破阵乐》及其影响
【摘要】《破阵乐》是唐代著名祭祀宴享用大曲之一,也是著名唐代“三大舞”之一,《破阵乐》是对这系列乐舞的总称,其最初来源是有胡化倾向的民间军乐,随着唐礼乐制度改制,经历了复杂的燕乐化过程,演出形制也多经改易。其流传时间之长,传播范围之广,变衍...
从《活着》到《文城》:余华小说生命意识的变化
【摘要】生存和死亡总是余华小说绕不开的话题。无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活着》还是新作《文城》,在生死问题上均体现了余华对生命意识和态度的思考。《活着》中凸显的是“生存即是意义”的价值取向,而《文城》中更多表达的则是生命、精神价值,这样的变化,...

文博天地

地域博物馆IP形象创新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大IP时代”到来,各个领域掀起一股IP浪潮,地域博物馆在浪潮的推动下,开始对其IP形象进行设计。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现有地域博物馆IP形象,总结出国内地域博物馆IP形象设计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地域博物馆主要特征地域性出发,解构整...
基于分众视角下的博物馆科普创作刍议
【摘要】科普作品是科学普及工作中重要的手段之一,科普创作是科学普及的活水源头,繁荣科普创作工作可以大幅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顺利实现。作为科普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博物馆,其丰富的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见证物,正在发挥着科普创...
“博物馆里的动物世界”幼儿教育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摘要】博物馆教育在激发幼儿潜能、拓展幼儿视野、培养幼儿想象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河北博物院“博物馆里的动物世界”项目以学龄前儿童为目标群体,将语言、艺术、自然、美学等认知启蒙融入对动物造型文物的探索、体验、互动过程中,促进幼儿的多元化发展...
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为了改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齐文化博物馆通过实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通过配备无线环境监测系统、为展柜进行气密性改造、独立展柜加装控温调试设备、库房配备恒温恒湿储藏柜、为珍贵文物制作囊匣装具等一系列措施,初步建立了一套馆藏文物预防性...
论博物馆宣教使命之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摘要】博物馆是展示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指导学生教育活动开展的第二课堂。而在博物馆宣传教育过程中,学生自身也担负了重要的宣教使命,他们已经成为了当前博物馆历史文化传播的生力军。本文就以中共青岛市委党史研究院举办的“红色经典中的时代好少年...
皇朝遗珍——雍和宫藏清乾隆360佛版擦擦铜范及泥擦佛探讨
【摘要】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得雍和宫藏有一批特点鲜明的文物,清乾隆360佛版擦擦铜范和泥擦佛就是其中一支。学界对清乾隆360佛铜范、泥擦佛的研究始于钢和泰的著作,上世纪他曾在当时的北平买到过一批铜范和泥擦佛。近年罗文华老师结合故宫咸若馆收藏的大...
试论青铜大立人像手势所象征的文化内涵
【摘要】1986年,三星堆遗址两座大型商代晚期祭祀坑的发现以及蔚为大观的青铜雕像群的横空出世,不仅反映出古蜀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为我们探索古蜀国的社会文明形态、宗教礼仪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大立人像为研究对...
我国教育博物馆发展轨迹及方向探索
【摘要】近年来,博物馆行业迎来了大的发展,教育行业也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教育科研领域也取得了新的长足进步,为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研究和博物馆建设工作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有利条件。教育博物馆的建立已经引起一些专家和学者的注意,区域性的教育博物馆...
鄂尔多斯青铜器动物纹饰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
【摘要】鄂尔多斯青铜器的纹饰极为丰富,尤其是特色鲜明的动物纹饰,集中反映了北方先民们的审美取向,以及创作者自身的情感。自从青铜时代开始,到铁器时代,北方先民们生活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因此改变,从农耕逐渐发展为畜牧业,北方先民...
浅谈史前遗址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文旅融合后博物馆热潮的兴起,博物馆自身在从实现数字化展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到三维互动体验、虚拟游戏功能的实现,在文物资料信息化、图像化...
五凉时期河西文化综论
【摘要】“五凉文化”是十六国时期生长于今甘肃一带的具有其自身独特性的地域文化。因其受中原混战的干扰较小,“永嘉之乱”后部分中原文士进入该地区,带来中原正统的文化韵律,与河西本土文化及西域文明融会贯通,发展出其鲜明的河西文化风格。五凉政权多崇...
相关杂志
  • 读书

    读书

    2025年06期
    ¥9.00
  • 书屋

    书屋

    2025年06期
    ¥6.00
  • 天涯

    天涯

    2025年03期
    ¥12.00
  • 世界文化

    世界文化

    2023年12期
    ¥6.00
  •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

    2025年03期
    ¥12.60
  • 湘潮

    湘潮

    2025年04期
    ¥4.29
  • 寻根

    寻根

    2025年02期
    ¥9.00
  • 牡丹

    牡丹

    2025年11期
    ¥4.09
  •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

    2025年06期
    ¥7.29
  •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2025年08期
    ¥30.00
  • 水利水电快报

    水利水电快报

    2025年06期
    ¥10.80
  • 金桥

    金桥

    2025年06期
    ¥9.6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36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中国民族博览

杂志价格:¥30.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中国民族博览

杂志价格:¥30.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