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

中国美术

2022年06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中国美术》加强美术书刊评论,繁荣美术创作,促进美术出版事业的发展,沟通出版信息,传播美术知识,提高读者欣赏水平。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68.00 ¥40.89
目录

发现优秀艺术家

传承与融合:迎接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时代高峰
刘西洁,1964年生于陕西西安,198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 (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专业,现任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陕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获国...
从现代社会学维度审视当下水墨画的发展状态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科技、经济飞速发展,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不同国家与民族不仅要面对诸多关乎人类生存的共同问题,还将面临不同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在坚守与变革并存的时代条件下,中国的水墨画将如何发展成为美术创作者和研究者共...

美术里的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中国美术的时代精神
[摘要]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使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得到理论提升,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完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范式的建构。80年来,从“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再到把“文艺为人民服务”...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术创作研究
[摘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美术和世界美术都在蓬勃发展。随着中西方艺术理念的碰撞与融合,中国画在这一时期有了面貌上的较大改变,不仅出现了新年画,而且涌现出了与时代主题结合紧密的新工笔人物画等,创作成绩斐然。本文即聚焦相关美术作品,探析新中...

美术史学

文化扮装VS日常写照
明清以来,以肖像形式铭刻人物或纪念事件之风兴起,“行迹图”“行乐图”等十分流行。文士们热衷于展示自我,“喜好以异于平日端服的休闲造型写真,充分享受摆置姿仪与适意扮相的乐趣,或作山水中的漫游人物,或以诗歌意境作布景,或作室内家居轻闲模样。肖像...
明代《十七帖》的版本发现与经典性建构
[摘要] 自唐代起,《十七帖》便凭借“烜赫著名帖”之姿,成为王羲之草书经典面目的代名词。尽管流传至今的《十七帖》版本多有命名为“唐拓”“宋拓”者,但是这些版本确凿可溯的年代大多不会超过明代。实际上,正是明代与《十七帖》相关的版本发现、生产、...
《董香光书画合璧》卷辨伪
[摘要] 鲁迅美术学院藏有山水长卷一幅,上有启功题签“董香光书画合璧”。启功曾判断此画为董其昌所作,后经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普查,认定此画为赝品,遂改称《清董其昌款山水书画合璧图》卷。本文从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所藏档案入手,以《画禅室随笔》为...
秀劲浑厚
[摘要] 在篆刻领域,浙派是最为典型的一个流派。浙派篆刻的形成、发展、成熟与式微代表了一个篆刻流派的完整发展历程,是流派篆刻兴起与衰落的完整范例。从宏观角度来看,浙派篆刻可分为前浙派时期与后浙派时期两个阶段,其对应的代表人物有“西泠前四家”...
流寓与繁荣:晚清画人寓沪的三次高峰
[摘要] 清末民初之际,随着近代上海的商业化发展与书画市场的形成,大量的文人书画家挟艺寓沪,形成了日益庞大的鬻艺群体。需要注意的是,促使鬻艺画人于晚清之际蜂拥沪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上海画史《海上墨林》的记述可知,画人群体的集中流入不仅是...

美术考古研究

瞿昙寺壁画中的青绿山水画研究
[摘要] 瞿昙寺位于西北地区,虽然是一座明代的藏传佛教寺院,但在建筑与壁画风格方面融合了大量的汉族文化。寺庙东西回廊中现存的明代佛教题材壁画大部分为宫廷画师所绘制,其中大量运用了传统青绿山水画作为佛本生故事的配景。这些壁画保存完好,色彩鲜艳...
深衣与蓝缕:楚文明影响下的服饰文化
[摘要] 楚地服饰特征主要体现在深衣和蓝缕的形制、色彩、纹样以及配饰上。这种服饰特征不仅体现了楚国瑰丽奇异、别具一格的服饰美学,还展现出服饰中隐含的礼教规训和时代精神。此外,楚地服饰还受到了楚国以巫、道、骚为宗的美学思想的影响。综合来看,楚...

理论研究

古代“渔父图”中的教化、纪实与隐逸功能
[摘要] 从古至今,无论在文学还是绘画领域,渔父形象均受到格外重视。从图像功能来讲,渔父形象通过在不同历史时期与不同时代背景相交融,产生了至少三个不同的功能,即教化功能、纪实功能与隐逸功能。教化是指图像具有感化大众、使大众认知某种道理的功能...
跨文化视域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美育
[摘要] 作为提高观众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场所,艺术博物馆具有收藏、研究、展览、教育等多项重要功能,其中教育功能存在于艺术博物馆产生与发展的全过程当中。虽然不同地域、不同国家艺术博物馆教育的发展程度不同,但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伴随着当...
罗工柳艺术作品中的人民性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人以救亡图存为革命信念,经历了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四年解放战争,终于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无数的艺术工作者亦以美术创作的方式参与到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救亡运动当中,其中罗工柳(1916—2004...
高校美育对中国文化继承性的作用与意义
[摘要] 在高校开展美育工作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期内可以发挥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搭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桥梁、提高创新驱动力等作用,长期内可以产生深化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协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作用。...
哲学视野下的创意思维与艺术境界培养
随着世界科技的日益进步,新媒体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一个立体、多维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们其实更能深刻理解为什么要在哲学视野下探讨创意思维的培养。 互联网的发达体现出了大的时代背景,哲学视野体现出了对事物本质的关注,而...

新艺科实践

记忆的两个维度
[摘要] 书法临摹是进入书法殿堂的必由之路。传统的临摹方式主要是学书者通过“机械式”的不断重复,进行不成系统的描摹或临写,以期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这种方法缺乏科学性、趣味性,因而学习成效甚微。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书法临摹不仅能成为初学...
公共艺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必须充分发挥好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必须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构建立德树人长效机制,实现全员、全过...

中国美术家

多元面孔与通融意蕴
李晓柱,1964年生,河北任丘人。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专职画家,研究员,艺委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研究员,有11幅中国画作品分别入选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其中作品《欢乐的果园》...
镜子里有个张亚席
1961年初春,张亚席出生在湖北省黄梅县。虽然他的家中没有一个人的职业与画画有关,但张亚席不知为何就是喜欢画画。从五六岁时起,他就喜欢到处涂涂抹抹,有时用铅笔在纸上画,有时用粉笔在墙上画,有时用石子在地上画。 小学五年级时,张亚席的绘画作品...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4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2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4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4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07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2期
    ¥6.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1期
    ¥12.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1期
    ¥12.00
  •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2024年24期
    ¥15.00
  • 艺术大观

    艺术大观

    2025年05期
    ¥12.00
  • 公关世界

    公关世界

    2025年08期
    ¥12.00
  • 收藏·拍卖

    收藏·拍卖

    2025年01期
    ¥28.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245.34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中国美术

杂志价格:¥4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中国美术

杂志价格:¥4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