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03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是一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6.00 ¥9.69
目录

马克思主义经典与阐释

重释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质
摘 要: 马克思在论述辩证法的“合理形态”时明确指出,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然而,关于“批判”本质的本体论根基、理论指向以及在现实运用中的表现形式,学界还尚未达成共识。在特定的叙述语境中,马克思论述了“社会存在”为辩证法的“...
从“概念图式”到“概念架构”:马克思关于“国家”的概念批判及其政治哲学基础再造
摘 要: 当政治哲学面对国家问题时,概念的基础性、前提性是十分重要的。作为重要论题,国家概念的诠释依赖于不同的理解路径和阐释方式,由此形成了可溯源的理论谱系。历史地看,马克思对国家概念批判性阐释之时正是国家理论谱系发展变化的交叠转型的关键...
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解放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历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思想解放的历程。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关于革命道路选择的思想解放;“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冲破教条主义的思想解放;“南方谈话”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

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

“平急转换”:理解基层韧性治理的新视角
摘 要: 随着社会流动性增强,基层治理面临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的挑战,提升公共部门应对风险的组织韧性,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通过区分基层事务的常态与急迫议题,从政策反馈视角构建“平急转换”分析框架,根据公共权力的介入...
地方政府考核目标转变的经济效率与福利效应研究
摘 要: 构建一个合理且科学的考核体系,并引导地方政府更科学关注经济发展质量,是学术界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新开放宏观模型,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地区竞争、市场分割及营商环境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经济效率和经济福利两个维度来考察地方政...

哲学史研究·外国哲学

如何理解胡塞尔:问题的发生、转向与突进
摘 要: 理解胡塞尔必须进入胡塞尔本人的运思。《逻辑研究》在拓展范畴直观的同时错失了作为直观之前提的自身被给予性。在1906—1907年间,胡塞尔开始聚焦绝对被给予性(之中的先天)的观念,在随后的内时间意识研究中,他通过对滞留的具体综合样...
家哲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转型及其当代意义
摘 要: 现代家庭以亲密关系为基础并与公共领域相对分离。其法规范地位在近代早期并未确立,因为启蒙和自然法传统主要只破坏了旧家庭结构及父权制。费希特提出了非契约论的反干涉家庭法以维护亲密关系,康德则给出了一种契约论式的家哲学以维护身体-财产...

文学研究

断裂与新生:作为事件的ChatGPT文本
摘 要: 作为当前互联网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通用型人工智能ChatGPT引发了社会各领域的持续震荡。以事件哲学的宏观谱系对这一新生的科技产物进行冷思考,在肯定其诞生作为事件的断裂性的同时,更需将生成、动变的事件之力引入对ChatGPT未来...
重构媒介语言与文化身份:论国风山水游戏的发展方向
摘 要: “山水游戏”蜂拥而起,是近年来国产电子游戏行业的突出现象。作为一种聚合了传统艺术资源、当代流行文化和数字技术的文化生产,这类游戏从图像移植、实景转换、风格仿制三个层面尝试了游戏视效的国风化,其内在的文化逻辑是新媒介流行文化与传统...
马舍雷唯物主义批评的理论阐释及其意义
摘 要: 文学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批评家,马舍雷在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上,对人道主义批评范式与结构主义批评范式进行了批判,并在“结构”概念中通过斯宾诺莎的“迂回”,提出了“缺场的外在性”这一唯物主义...

历史学研究

独宗伊洛:李明复《春秋集义》编撰发微
摘 要: 李明复《春秋集义》撰成于嘉定十三年六月至十一月之间。其书征引十七家皆系本朝深具伊洛渊源的《春秋》学说,这种独宗伊洛一派的集解方式,在宋代《春秋》集解中可谓有一无二。宋代《春秋》集解中的伊洛特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轻至重的趋变过...
《訄书·清儒》的学术史与思想史二重奏
摘 要: 重订本《訄书》所收《清儒》篇,是现代清学史的开山之作,已有研究大都采取单纯的学术史视角,而没有进入章太炎的思想体系之中,因此没有意识到,这篇文章不但体现了章太炎对清代学术史的敏锐洞察力,它更是一篇重要的思想文献。单讲学术史,此前...
“麦迪逊问题”与美国早期国家的发展
摘 要: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州先于联邦而存在,是独立的主权实体。在制宪建国过程中,州在新的政治秩序中占据什么地位是争论的焦点。著名的“麦迪逊问题”所涉及的不只是麦迪逊个人政治立场是否发生变化,更突出地反映了美国早期国家发展中的路径之争...

社会学研究·礼制

一本与一统:试论丧服中尊统的生成
摘 要: 通过丧服体系理解中国人伦关系的尝试,超越了差序格局式的平面化认识,但对尊尊之外推的特性仍缺乏恰当理解。亲亲尊尊都由一本而生,体现为丧服体系以父子关系为内核,父之于子既是至亲又是至尊,至尊生于至亲,至亲又成于至尊。君子能由尊父而推...
事神与均惠:从儒家祭礼的两条脉络看中国社会的神圣性来源
摘 要: 《仪礼》中所有的《特性馈食礼》记载了儒家祭祀父祖之礼,这一礼经文本显露了儒家尝试通过蕴含“事神”和“均惠”这两条脉络的祭礼在宗族中激发“尊祖敬宗”情感的努力。其中,“事神”指的是作为主祭者的主人和主妇在宗族族人和宾客的帮助下馈享...

法学研究

清末司法行政机关监督权的确立与运行
摘 要: 自清末法部与大理院分司职掌起,近代司法行政机关监督权体系开始形成。这一监督体系以法部及其直接管辖的提法司、检察厅为中心,以“审判监督权”(对民刑案件的监督)和“司法行政监督权”(对审判人员等监督)为主要内容,由《法部官制》《法院...

青年学者专栏

林译莎士比亚“冤案”与新文学史的“权力”省思
摘 要: 林纾译莎士比亚戏剧为小说一直是新文学史上的“定论”,直到日本当代学者樽本照雄考证出林译《雷差得纪》等几部历史剧故事的英文原本,才使真相水落石出,昔日“定论”变为“冤案”。“冤案”起点为《吟边燕语·序》,它虽以“笔记”“...
虚拟现实现象学批判纲要
摘 要: 英美哲学和现象学对虚拟现实的哲学分析大多集中于具身性概念上。文章从世界现象学、图像现象学、身体现象学和现象学的主体性概念四个基本层面,全面分析虚拟现实技术的逼真的“现实性”、数字化图像生成的“虚拟性”、虚拟身体的具身性与去具身化...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58.14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杂志价格:¥9.6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杂志价格:¥9.6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