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学

福建文学 (2023年09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文学小说
《福建文学》对本省的文学创作产生重大影响,一代又一代作家从这里起步,踏着铅字的阶梯,走上文坛;一篇又一篇佳作在这里问世,...     展开
原价:¥10.00   促销价:¥6.00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小说纵横丨无尽光芒(中篇)
1 我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与赵明亮碰面,当然,这样的碰面充满了复杂的意味,说不出的尴尬,却又让我感受到了一点我这个年龄段特有的荣光,其实,说虚伪也不为过。因为那时候,我正陷于一场打斗,而且处于绝对劣势。而我的拯救者赵明亮刚从里面出来,春风得意...
小说纵横丨找规律
1 那年5月,我通过研究生复试,父母却喜忧参半。他们早已托人打点好关系,安排我回老家考公务员,说是过国家线就能录用。甚至给我买好房子,物色好相亲对象,就等着办酒席、抱孙子。而继续读研究生,花钱不说,就业前景也不明朗。我思前想后,还是坚持去上...
小说纵横丨篅湖波光摇曳
1 原本半点不相干的三个人,只因一个叫吕平的闲极无聊,到底生出闷来,便打电话邀好友一起吃顿饭。当时王家栋正好与他的好友赶往篅湖边上的茶亭——在那里是既可喝茶也可置办饭食的,便随缘凑一起了。不想刚坐定,好友因临时急事提脚走人。刚照面的两个人只...
小说纵横丨会飞的兔子
1 我不知道我家兔子还会飞。 那一天,我正在高高的南门城墙上吹着肥皂泡泡,透过一个飞向城外的七彩肥皂泡泡,我看到一只兔子在我家院子里的大枣树上飞。那只兔子像只飞进宫殿的斑斓的鸟儿。 后来,我又看到我爹抓了一根竹竿冲向兔子,兔子突然从大枣树飞...
小说纵横丨199株爬山虎
今天是“送教上门”的日子,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许丽好的车子已经离开市区,沿着宽阔的沥青大道行驶。 经过大面积的白改黑工程之后,全市所有水泥混凝土的路面都鋪上了沥青,深沉的黑色路面在挡风玻璃里,由宽而窄,一直延伸向远方。远方,鳞次栉比的高楼在视...
新锐丨推荐人语
陈培浩(著名评论家,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青年作家柯翰杰的小说《西街小吃店》很有特色,很有嚼劲,也很有意味,值得推荐。 《西街小吃店》属于校园文学题材,但又不完全是。校园生活几乎没有涉及,重点在学校外面这条西街上。作者写人状物,栩栩如...
新锐丨西街小吃店(小说)
2012年,我还在上中学,学校那时刚刚完成翻新。崭新的教学楼宏伟的校门,校门外流着一条自西向东的街——西街。为什么要叫西街不叫东街?沿街行走无所事事时,我常思考这个问题,明明是向东的啊。不知是哪一天我才顿悟,或许是店面都重重压在西边这头,越...
诗歌现场丨在海上,我是诸神中的一个(组诗)
我是这座海所有鱼群的精神向导 我与这座海所有的鱼类保持着 庄重的关系,并掌管 大小鱼之间互为的口令,是它们生与死 秘密话语的托付人,在水流 与浪声中,给予相互追逐的法则 在海底含混的船骨与鱼骨间 也让一条沉船回忆到 自己与那些水下的鱼骨是什...
诗歌现场丨米仓
寿山,偶遇一堆火焰 这火 孤零零燃烧着 与周围的田垄如此不协调 没有人附和也没有人添薪 火苗把阴郁的冬天舔出一个窟窿 似乎是要去云层外面找回太阳 古老的牌坊和屋檐 烘烤之下 黝黑的边沿 釉质的光芒 仿佛青春时光 在这座山和那座山之间重逢 田...
诗歌现场丨工业能量(组诗)
单 轨 吊 车 巷道的最高处布满管道、电缆 和速效水泥,一根坚固的钢轨 被铺到了地心的天上 无数根深入大地骨髓的 锚杆,用每根不低于九吨的承受力 锁住链条、钢轨以及下面悬挂的 司机室、吊架、电控车等 天空生出利爪便可以攫取低处的 一切,液压...
诗歌现场丨下午茶
八月十二日,宿南澳岛 再一次被大海诱惑 被渐圆的月亮诱惑 两者碰到了一起,让我 在傍晚积蓄朝东走去的力量 不一定是兴奋,是潮汐 或别的什么东西,在主宰 用什么样的目光看着这片海域 不清澈,也不会接受浊流 很快驶入环形道 岛上的一切一览无余 ...
诗歌现场丨一个胸有块垒的人还没有出现
混合着你所不理解的幸福 看着树顶摇晃你就会忘记了说话 不是往左右上下摆动 而是倾斜着,往每个角落 你看不清它的面容 有时候像倒扣着书,不让别人看见书名 但那些名字就会纷纷扬扬 有一个名字就会落在你的名字上面 你把它翻转过来 只听见它含糊地叫...
诗歌现场丨群山述及的经验
1 所有的风和雨都在外面 此刻唯有群山和流水,和我 行走中就看见了群山之巅晃动的影子 它从流水中流走,也在其中显出镜面 那里有整个七月的全景 整个夏天从中而来,你从院子中走来 温暾的语气代表了此刻环绕我们的绿色 我借你深入一场海边的气息 你...
诗歌现场丨故乡,我的词语长草了
河流不再柔软 曾经在那里捞蚬子、溪鱼、河蟹 如今溪水不淡定了,老得比唐诗还快 流年是一片上锁的瓦房,檩条青筋暴露 雨水柔软,溪流坚硬得如同失眠 当故乡被端起时,我收拢了一声涌动 爷爷说:老天淋湿你,也会晒干你 只有顺水而来顺风而去,才是你的...
诗歌现场丨流水,带走每一滴的光
遗 物 ——题福建闽西客家行 耕读书院,风声雨声要听行头 斜阳还是那么温顺,由着我 手指勾勒出一只断雁 拣回一屋子空鸣 小草从墙缝伸出援手 不只是,想告诉我 这草根里,曾有一座孑遗的富庶 顯然,红砖、碧瓦也加快了风化 椰风不停地从屋檐处摇落...
诗歌现场丨在时间里,我和春天一样
在时间里,我和春天一样 每年的这个时候 我和千篇一律的事物打照面 流水一样的自由也忙着 跟你打招呼 三月长在坪山金龟村的一处 斜坡上 一些人梦中的脚印生了根 那天女人们掐下一朵扶桑花别在发间 男人们耸肩,正愉快地下坡又上坡 太阳照着模糊而熟...
诗歌现场丨在前坪
前 坪 老 房 现在去看,前坪老房 仍趴在田中央 像一只看家的老狗 我不出现就不动荡 无边的稻田就堵在它的鼻息上 一条小水渠 围着它的尾巴绕啊绕 一条小河和一条小路横在它的侧面 沿路有开不完的木槿花和用竹篱笆围着的菜地 三三两两的乡亲 无论...
散文风尚丨浙东散记
楠 溪 江 楠溪江在永嘉县境内,是瓯江的支流。 我喜欢这条江,在于它把溪与江这两种不同的感觉融合在了一起。溪流清泠欢快,像不谙世事;江则阔达奔涌,心怀远方。它是有故事的,却又是纯净的,它流淌千年,阅尽沧桑,已世事洞明,却又沉静如碧,仍是前世...
散文风尚丨在光柱中舞动的手掌
在光柱中舞动的手掌 一位艺术家说过这样一句话:进步是艺术的敌人。当我们置身于信息化时代,回首艺术的历程,我们津津乐道的“发展”,并没有成为艺术进步的硬道理。进步,更多的只是我们物质生活的指征,而精神上依然无法跟“进步”接轨。 有天堂,就会有...
散文风尚丨自行车
年龄越大,记忆的“积蓄”越多,当某个记忆的阀门被打开,相关往事便会喷薄而出,不可遏止。过年回家的二哥给我带来一辆半新不旧的自行车,源于我无意间说过现在缺少锻炼,肚子越来越大,想要找辆自行车蹬蹬之类的话。 当这辆轮胎瘪了的脏兮兮的自行车呈现在...
散文风尚丨百子亭里
百子亭的巷名很好听,路况却很糟,逼仄、单行、破旧,进来的车一不留神就会堵得进退两难。小道两边,梧桐林立,风起之处,毛絮飞扬。 省肿瘤医院的大门就在百子亭巷内。 这些年,我带着老家不同的亲戚穿梭过百子亭不同的病区,像导游一样把他们领入陌生的环...
散文风尚丨采青梅
1 车行在夜晚的村道上,远光灯像两道巨铲,探矿一般,源源不断地开辟出一条刚好容下车身的小道。四周都是黑魆魆的,遠山高低起伏如巨兽的背脊。我们一家三口,躲在小小的看似坚硬的钢铁车厢里,如同一只在巨兽体内移动的甲虫。 是青梅成熟的季节,也是一家...
散文风尚丨陌生人家
我小时候最快乐的事儿,除了过年,便是寒暑假去我父亲工作的地方玩。父亲在毗邻江山的福建浦城县的浦城货车队当修理工。货车队离县城仅三里路,对一个远离县城的农村孩子来说,仿佛住在天堂旁边,父亲上班一走,便是我的天下了。像个赶路的,迫不及待地奔向县...
散文风尚丨外石村边绿蓁蓁
1 1990年8月底,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我,被分配到富屯溪畔的卫闽学区。我到卫闽学区报到,才知道自己要到外石村完小任教,开始了我的青葱岁月。那时生活的点点滴滴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我离开了外石小学,调往其他学校任教。 离开外石小学第30...
文艺探索丨经验转换、情感呈现与在地性写作
李迎春的长篇小说《故园风雨》,以红色革命老区龙岩为背景,书写了闽西人民在历史巨变中取得革命胜利与和平家园的艰辛历程。该小说既是对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期间波澜历史的描写,也是对革命经验的当代转换。同时,作者十分注重情感的呈现,多重人物关系之间...
文艺探索丨画梦记
往日印象中何也的小说,更多的是青山绿水、意会勾连的人物传奇故事,读者在他的叙述情境里,沉浸于飘忽的生活与命运的波荡。近来他的中篇小说《上肆溪口》(刊《福建文学》2022年第8期,《小说选刊》2022年第9期转载),竟呈现出现实生活拓展的气质...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福建文学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72.00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福建文学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福建文学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