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学进展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3年10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类型

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5.00 ¥9.00
目录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交感应激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态势,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传统心血管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极大促进了AMI的诊断、风险分层、治疗和预后。寻找新型生物标志物并将其应用于AMI的临床实践仍是目前研究的重...
远隔缺血后适应在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再灌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能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长期预后,然而再灌注治疗也会导致心肌细胞损伤或坏死。远隔缺血后适应是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措施,能促进顿抑心肌恢复,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机制主要集...
高血压时间治疗学对夜间血压控制的影响
【摘要】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夜间血压有效控制、血压昼夜节律恢复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有效手段,也是高血压治疗中的难点。降压药物的时间治疗学可针对不同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模式选择适合的药物及给药时间,在维持血压整体平稳...
心力衰竭临床预后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摘要】心力衰竭(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期阶段。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加重,其发病率、再住院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根据HF的类型和病情不同,患者的病死率可能存在明显差异。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多种用于预测HF患者死亡风险的客观评估模...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摘要】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占比日益增加,成为现在研究的重点。目前HFpEF的治疗尚无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许多能改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药物却未能使HFpEF患者获...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摘要】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是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无创影像学手段。随着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不断完善,其可提供斑块性质、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血流储备分数及心肌灌注等大量信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冠状动脉...
心脏磁共振特征跟踪技术评估心肌应变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摘要】特征跟踪技术是一种新兴组织跟踪技术,在标准心脏磁共振电影稳态自由进动序列的基础上获取心脏整体及局部多种应变参数,用于定量评估心肌运动和形变。心脏磁共振特征跟踪技术可测量所有心腔,包括自动勾画左心室壁、手动勾画相对较薄的心房壁及游离右...
二叶式主动脉瓣的超声心动图评估现状及进展
【摘要】二叶式主动脉瓣(BAV)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瓣膜疾病,大多数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难以及时做出诊断和干预,晚期易并发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等瓣膜功能障碍,甚至导致主动脉病变。因此,早期准确评估BAV形态及功能从而对其进行及时有效干预是临床诊...
情绪关注改善心血管代谢紊乱的研究进展
【摘要】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是导致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不明确,临床上缺少精确的干预措施,为疾病的治疗带来巨大挑战。近年,对情绪关注和心理干预技术治疗心血管疾病领域有进一步研究,发现其起着...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的临床特点及研究进展
【摘要】免疫检查点表达于T细胞,参与免疫耐受、免疫监视等多种免疫过程,其包括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是一类与免疫检查点相结合的单克隆抗体,ICI与免疫检查点或其配...
神经免疫心血管界面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驱动因素。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是动脉内膜层的粥样斑块。斑块可能损害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导致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及其他危及生命的事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中神经支配、白细胞和外膜之间的三侧相互作用形成广泛的神经免...
电免疫学在心房颤动发病机制和诊疗策略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房颤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在房颤发生过程中被激活,参与心房重塑过程,并由此提出“电免疫学”的概念。现就免疫细胞电生理特性、免疫细胞与心肌细...
P波参数与形态对心房颤动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作用
【摘要】心房颤动是最普遍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快速和异常的心房激活导致心房功能受损。因P波特征的任何偏转都意味着心房激活时间和传导途径的变化,因此,了解P波典型形态学改变以及异常P波参数与心房颤动间的联系可做到早期心房颤动的精准预测。现重点介...
心房能量代谢重塑和PPARγ靶向干预在心房颤动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具有高死亡率和致残。心房重塑(电、结构 重塑)与房颤发病密切相关。成熟心肌细胞向胎儿表型的转换、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活性氧过载的细胞效应等生物学事件参与心房重塑。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房颤动发生的研究进展
【摘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为重要的心血管保护因子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逆转血管粥样硬化等作用。近年来,心房颤动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推测与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有潜在关联,自“胆固醇悖论”被提出后,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高密度...
心脏发育关键转录因子与心肌细胞直接重编程的研究进展
【摘要】由于心肌细胞几乎没有再生能力,所以在心肌细胞受损后,只能通过活化的成纤维细胞形成瘢痕组织去修补心脏。但这种修复无法恢复心脏功能。目前在心肌细胞再生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从一种体细胞类型(如成纤维细胞)直接转换为心肌细胞的方法即心肌...
Sfrp5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研究发现,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做为一种抗炎脂肪因子家族,参与体内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包括心血管系统、内分泌与代谢系统、血液系统等,并在疾病的预后转归中起到重要作用。Sfrp5作为Sfrp的一员,在体内主要依赖Wnt...
血小板参数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血小板不仅参与止血和凝血,还能够调节炎症反应。激活的血小板释放促炎、促凝物质并介导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血小板参数是反映血小板活化和功能状态的一系列指标,主要包括血小板计数...

论著

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流速与导管消融后复发的相关性:单中心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左心耳流速(LAAV)与心房颤动(AF)患者首次导管消融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进行导管消融的AF患者。术前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记录LAAV,评估患...
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低血压状态应用比较的研究进展
【摘要】 目的 评估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低血压状态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2013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全部AMI后低血压状态的患者,在...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08.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心血管病学进展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心血管病学进展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