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周刊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24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本刊立足新时代、新语境,关注多种文艺形态,对新作品、新话题、新思潮进行发掘和讨论,不断推出优秀创作者、研究者,努力成为繁...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5.00 ¥15.00
目录

文学观察

失衡与回归:余华转型后底层男性的形象类型研究
余华的小说创作转型前把人物当成符号工 具来书写,他不屑于对人物的性格和外在做描 写,认为人物和景物一样,没有自己的情感和 思维,只是表现作家主观世界和思想的道具。 余华转型后将底层男性作为主要的书写对象, 人物形象逐渐立体鲜活起来。 本文以...
凌叔华小说中的城市女性
凌叔华作为 20 世纪初中国京派文学的杰 出代表之一,其小说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当时 的社会风貌。本文以凌叔华小说中的大小姐和表小姐两位女性为研究对象,旨在深入探讨这 两个人物在小说中的呈现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 对其性格和行为的塑造。这两类城市...
守旧与挣扎:《寒夜》中汪文宣的悲剧形象分析
关于知识分子形象的书写,自鲁迅首次开 创之后,在五四运动以来的文学创作中层出不 穷,如鲁迅笔下《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孤 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以及郁 达夫笔下《沉沦》中的主人公等,展现了知识 分子在历史潮流中的探求与困惑,侧面...
论巴金《寒夜》中人物身上的漂泊感
著名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寒夜》深入探 讨了抗日战争动荡年代个人经历国乱家亡后深 刻的漂泊感和错位感,小说以社会动荡和道德 失衡为背景,探讨了面对传统价值观和现代愿 望矛盾时人物的内心冲突。汪文宣和曾树生等 主要人物体现了中国青年在个人欲望和...
姚民哀戏曲评论简析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和文学的发展史上,姚 民哀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其具有多重身份:成 就卓著的小说家,创作了《山东响马传》《四 海群龙记》等多部会党武侠小说;影响深远的 报人,创办了《戏杂志》《春声日报》等杂志 刊物;小有名气的评弹艺人,其善说“...
论《群魔》的社会历史意义
《群魔》中,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剖析19世纪70年代俄国知识精英身上的精神痼疾,将个人的思考和关怀从私人的精神领域上升到社会历史领域。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探讨的那些使他备感焦虑的问题,如今依然在困扰着现代社会,因此,对《群魔》的社会历史价值的剖析...
心明如镜:《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镜子意象
公元前5世纪诡辩学家亚尔西德摩斯感叹荷马的《奥德赛》是“人生的一面美丽的镜子”。这或许是“镜子说”最早的出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使用“镜子”来阐述他的艺术观点:“你如果想做的话方法很多,但最好、最快的办法莫过于你拿着镜子四处照...
论梅·萨藤作品中的美
梅·萨藤1912年5月3日出生在比利时沃德尔哥摩,1916年随父母到美国,1995年7月15日在美国缅因州家中去世,享年八十三岁。她是美国著名的日记体作家、小说家、诗人。一生创作了二十多部小说、二十五本诗集和日记。鉴于知网检索的六...
论《夜半撞车》“不平衡—平衡” 叙事模式中的荒诞性
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Modiano)是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于200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夜半撞车》(AccidentNocturne)入选了中国“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3”法国文...

艺术视角

话剧《日出》中顾八奶奶形象建构与表演技巧探析
本文旨在对话剧《日出》中顾八奶奶的形象建构与演绎方式进行细致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年人物形象在舞台上的表现和传达方式,同时探讨创作者如何通过剧本、舞台设计和演员的表演来构建一个真实而生动的中年角色。通过深入剖析这些要素,可以揭示出角色形象的...
浅析电影《霸王别姬》中台词的修辞手法
电影《霸王别姬》改编自香港著名女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于1993年上映。电影主要讲述了段小楼、程蝶衣、菊仙三人跨越近半个世纪的爱恨纠葛,在对戏痴程蝶衣“不疯魔不成活”的生命叙述中展示了不同时代北京...
浅析电影《奥本海默》的叙事策略
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电影《奥本海默》自2023年7月上映至今,已成为全球影史传记片票房冠军,并在第81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81stGoldenGlobeAwards)上斩获最佳影片(剧情类)、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剧情类)、最...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原型叙事与文化认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汇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影坛占据着特殊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创作出一批批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其中大多数以少数民族原型故事为背景创作。使用相同的...
都梁与电视剧《亮剑》分析
作为21世纪著名作家和编剧,都梁在中国文坛上有较大的影响力。他创作了《亮剑》《血色浪漫》《狼烟北平》等战争类小说,有的作品被改编成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一经播出反响强烈。他的作品以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为我们提供了别具一格的文学景观,其塑造的李云龙...
琵琶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运用
民族文化大发展背景下,音乐作为宣传 本民族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的重要手段之 一,现代民族管弦乐队应运而生。最早从 20 世 纪 20 年代创建的“大同乐会”开始,受到当时 西方音乐的影响,中华民族器乐演奏形式由小 编乐队逐步向乐团发展,人...
钢琴演奏中的力度层次设计
钢琴作为一种传统乐器,已经在音乐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在钢琴演奏中,力度层次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它能够增强音乐作品的表达力并使其更加生动。力度是描述声音轻重强弱的术语,力度幅度则是声音力度的可辨级差。在音乐结构中,力度层次指的是不...
以谶纬之学观照东汉“草书热”
两汉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政治一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蔡伦改进造纸术;至东汉末,朝政日益腐败,民生凋敝不堪重负。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转折时期。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走入仕进之路的读书人就...
播音主持专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分析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电视业界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访谈类节目和许多其他类型的节目一样,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主持人作为节目的灵魂,在节目的各个环节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持人能否驾驭好节目整体进程,是访谈类节目成败的关键。 一、节目价值取...

新实践

当代艺术的身体转向与呈现
我们的身体既可以是主体,也可以作为媒介。身体艺术是当代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态,艺术家用身体在场来表达对外在世界和自身深入而全面的思考,所能涵盖的主题也极为丰富。 一、身体转向的哲学思考 媒介即思想,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说:“人的身体是灵魂的图...
艺术里的“春”:时代变迁在审美意识形态上的印记
在经典艺术作品中,“春”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从美学的视角来看,既有鲜艳的色彩、女性的温柔,又有线条的魅力,以及空间的无穷生命力,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家眼中“春”的独特韵味。艺术家欣赏着“春”、 记录着“春”,同时也定格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
重塑传统符号:吕宗平“锈墨”与铁的哲学探究
本文以吕宗平“锈墨数字文”作品作为案例,探讨铁钉笔画和艺术生长作品(见图1)的关系,及当代艺术中的汉字水墨艺术生长观,分析其在艺术形式创新、文化传承与社会哲学意义上的深远影响。在当代艺术领域,吕宗平的“锈墨数字文”铁钉笔画(见图2)作品构成...
以现象学角度阐述 VR 影像中多感官知觉行为的形成与特征
文化媒介的传播形态在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中不断演变。在传统屏幕模式下,人们习惯以视觉为主获取信息,观赏者和屏幕内的空间信息存在明确的主客体关系。而随着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无屏幕的知觉模式改变了人们获取...
网络小说《斗罗大陆》的动画改编
动画《斗罗大陆》改编自唐家三少的同名网络小说《斗罗大陆》,讲述了唐门外门弟子唐三因偷学本门秘籍被迫自杀明志,意外穿越到一个名叫“斗罗大陆”的世界,在师友亲人的陪伴扶持下最终成长为神的励志故事。2008 年,《斗罗大陆》在起点中文网连载。连载...
探究色彩仿生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在当代设计领域,色彩不仅仅是视觉美学的一部分,它还承载着传达深层文化和情感的功能。随着设计领域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平面设计和公益海报设计中,我们目睹了一种独特的设计方法的兴起——色彩仿生。色彩仿生作为仿生学的一个分支,强调从自然界中提取色彩...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8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文学艺术周刊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文学艺术周刊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