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学术版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02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名作欣赏(学术版)是一个关于历史背景下一段人物或者历史中的事的介绍,依托丰富的背景资料并且以真实的文学作品为依托,介绍历...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文学小说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5.00 ¥15.00
目录

本期推荐·茨威格逝世80周年纪念专栏

《昨日的世界》与《布达佩斯大饭店》之互文性解读
主持人语:1942年2月22日,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的彼得罗波利斯一寓所里写下悲怆感人的“绝命书”后,与第二任妻子夏洛蒂·阿尔特曼服毒自杀身亡。2022年是茨威格逝世80周年,本...
茨威格《罗曼·罗兰》对中国罗兰接受的影响
摘 要: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出于感激和赞赏创作了传记《罗曼·罗兰》,勾勒了罗兰出生的时代背景,探究了家族和父母对他的影响,分析了贝多芬、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和玛尔维达等给予罗兰终生的深刻影响,阐述了罗...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的叙事策略研究
摘 要:斯蒂芬·茨威格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所创作的中短篇小说、传记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众多的忠实读者。《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是与《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具有同样地位的中篇小说。小说以双层叙述视...
贵妇之死
摘 要:著名德语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尤以在文学作品中描写女性见长,他在小说《贵妇失宠》中塑造了一个被贬斥到小镇最后绝望而死的贵妇德·普里夫人。这位外表迷人并且富有魅力的夫人,实际上是一位风...

项目呈现

中非瓷器情缘:《蜻蜓海》
摘 要:肯尼亚女作家伊冯·阿蒂安波·欧沃尔的《蜻蜓海》是第一部非洲作家以“一带一路”及郑和下西洋为背景的厚重之作。小说以多线条错综交织的叙事方式,讲述肯尼亚帕泰岛女孩艾雅娜和中国的不解之缘,表现当代中非交流的“回归”主题...
肯尼亚女性神话书写
摘 要:《肯尼亚女英雄及其神奇力量》收录了原本仅在口头流传的十位肯尼亚女性英雄的生平故事。她们最令人瞩目的共同点就是身怀“神奇力量”。本文结合肯尼亚的近代历史、本土宗教、社会制度,以及殖民运动的影响,试图探索这些女性英雄“神奇力量”的本质、...
论苗延秀诗歌的革命叙事及其历史价值
摘 要:革命文艺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占主流的文艺创作形式,这种创作形式有明确的实践准则和在文化战线上配合革命斗争的意义。苗延秀是亲赴延安的革命工作者,并在延安走上创作的道路。他以个人亲身的革命经历和革命创作,呈现了这一历史时期内革命文艺是如何进...
彳亍徘徊还是砥砺前行
摘 要:托尼·莫里森的《宠儿》史实般地再现了奴隶制下黑奴创伤的群谱图。创伤具有侵入性、持久性和改变意识等特征。在后现代视域下,重新书写黑奴创伤史对反思社会公正、争取话语权和提升民族精神意义重大。非裔美国人当下应释放创伤、治愈创伤,...
译艺诗才双合力,诗人诗译有诗魂
摘 要:针对选择译诗的标准、重译、译诗的原则、语言与文体等问题,芶锡泉教授主要表达了以下观点:译诗选择名家和代表性作品;重译是修订错误、优化译文的机会;译诗应“信”与“美”兼顾,将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巧用四字词组优化译文,凝铸诗魂;译成韵律...
古琴艺术中的“飘带精神”
摘 要:“飘带精神”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一种精神理念,主要是指在游动、飘动的形态中,达到飘逸、起伏、掩映回环、虚实相生的境界。其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理念进入了古琴艺术的体系,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精神,这主要表现在古琴创制、演奏意境与琴者品格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库切小说的生态伦理探究
摘 要: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库切在创作中始终关注自然环境和他类生命,其生态书写对于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都有着进步性的思考,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出发,以《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为例,通过对人与自然和人与动物...
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
摘 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纵观教育大师们,从孔子“不迁怒,不贰过”的“好学”观,到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教育观,再到鲁迅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启蒙观,都在实践着教育之立德树人的根本大任...
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与创意写作
摘 要:“创意写作”课程是否有效,自古众说纷纭。支持者认为写作是一门艺术,其技巧可以传授、习得;教师的启发与指导对作家成长至关重要。反对者则视写作为天赋能力,与生俱来,无法传授。本文从石黑一雄的获奖感言入手,重点阐述马尔科姆·布雷...
折射的空间
摘 要:作为第三代诗人的张枣,无论是从诗歌创作来看,还是就其诗学研究而言,对现代汉语诗歌都有着特殊贡献。当前国内外的张枣诗歌研究对其成名作《镜中》的讨论较多,但大部分只着眼于对语言风格、古典性、抒情主体及诗歌主题的分析,而很少探究此诗结构的...
21世纪云南乡村题材儿童电影的历史与特征
摘 要:21世纪云南乡村题材儿童电影的发展历史已有二十余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电影影像也有其自身独有的特征。整体上看影片的质量参差不齐,随着对乡村儿童电影的探索,将来影片必然会有质的飞跃。 关键词:云南乡村 儿童电影 影像历史 乡村是相对...
生态诗学视角下明代泰山诗的美学研究
摘 要:历经千年的泰山诗呈现着各个朝代不同时期的生态自然人文景观。本文运用鲁枢元的生态系统“三分法”理论,即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以生态诗学视角观照明代泰山诗的生态哲思、生态美韵。理学奉为统治思想的明代社会生态下,明代泰山诗依托泰山...
彼岸的你我
摘 要:张爱玲和卡门·拉弗雷特分别是中国和西班牙在20世纪最重要、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两位女性作家所处的时代环境、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创作风格、对女性的关注以及作品中体现的存在主义,都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高度契合。本文比较分析...

双创园地

论两篇最先讨论《阿Q正传》改编的文章
摘 要:北虹、许幸之发表在《大晚报》上的《阿Q在舞台上》《改编〈阿Q正传〉的我见》有可能是最早讨论《阿Q正传》是否可以改编及如何改编的文章。根据相关资料可以知道,鲁迅并不是不同意他人改编,而是不同意随便改编,就事实而言,原作者立场只能供改编...
论老舍和狄更斯的文化遇合
摘 要: 本研究围绕城市书写,从老舍和狄更斯对社会环境、市民形象和现代化批评方面的异同入手,并以老舍在中英视角创作下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二马》,结合他回国后创作的《四世同堂》以及狄更斯的都市代表小说《远大前程》和《雾都孤儿》作为阅读分析文本...
人性书写:从《温故一九四二》到《1942》
摘 要:电影《1942》对小说《温故一九四二》进行了再创造,聚焦花枝突出了劳动妇女群体在灾难中的普遍走向,同时展示了人性善恶交叉的复杂;以星星为代表揭示了知识青年精神破产和价值观坍塌的深层原因,透析悲剧内质的合理性和逻辑性;用范殿元建构宗法...
精神伊甸园:卡夫卡作品中的空间书写
摘 要:卡夫卡是20世纪现代主义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学界对卡夫卡所描写的异化主题研究甚广,人们将视角放在各种空间对人的异化作用上,却很少注意到卡夫卡许多作品中的空间意象实际上带有积极的一面。通过文本细读法和意象分析法解读卡夫卡笔下的空间意象,...
南京重要文脉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摘 要:南京文脉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全国文脉中颇有代表性。本文以实地调研为基础,调查了解了南京一些重要文脉的保护和开发现状,发现了现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专门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对南京乃至全国其他地方文脉的保护和开...

学者天地

论清代客宦文人对贵州发展的影响
摘 要:自明代建立贵州省以来,朝廷逐渐加强了对贵州的管辖,大量文人或被贬谪,或被流放,或受朝廷任命派遣来到贵州做官,他们的到来为贵州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这些客宦文人来到贵州不仅没有被当地封闭落后的环境所困,反而积极有为,为贵州的发展贡献...
小说审美形式的积极探寻
摘 要:高校学者小说现象接续上了“民国时期”大学教授与文学创作的精神联系的良好传统,同时与王蒙先生倡导的“作家学者化”相向而行,对于中国文学的创作生态和大学特别是文科教学与研究,都具有深远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究和推动。邹贤尧就是大学教授兼作家...
加夫里林的室内乐创作
摘 要:本文介绍了20世纪中后期杰出的俄罗斯作曲家加夫里林室内乐的创作,主要从作曲风格形成的音乐历史文化原因、作曲审美价值的形成和其室内乐声乐套曲作品的共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加夫里林的创作始终呼吁注重声乐体裁,他的音乐素材以民间歌曲和原始...

博士之声

《德米安》与黑塞的原型女性再现
摘 要:从小说《德米安》开始,德裔作家赫尔曼·黑塞在个人持续接受心理分析治疗的同时,亦将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思想融入文学创作之中。荣格的“原型”学说对该小说的人物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两位女性角色——少女贝雅特里斯、艾娃夫人更是对引...
消费文化语境下女性题材电视剧《完美关系》的热映与反思
摘 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电视剧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接收文化产品的重要渠道。在当今电视媒介全面覆盖的环境下,电视剧一直以来处于消费文化环境下,并作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传递方式,其创作也逐步趋于娱...
浅谈油画风景写生中的色彩表现
摘 要:写生是绘画创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油画创作中,色彩的运用对于油画创作来说,是能够提升油画作品立体感、突出作品神韵的重要元素。结合科学的理论知识与成熟的运用技巧,将不同类型的色彩运用到油画写生过程中,是提升个人油画创作能力的有效途...

性别世界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孩子们的书》
摘 要:随着生态破坏不断加重、女权运动进一步发展,生态女性主义应运而生,着重强调女性与自然的联系,反对父权制及人类中心主义,指出女性解放运动并非孤立进行。本文基于A.S.拜厄特的重要长篇作品《孩子们的书》,关注其中包含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解...
《使女的故事》母亲形象书写
摘 要:《使女的故事》以架空的国家——基列国为背景,从使女奥芙弗雷德的第一人称叙述,采用倒叙式叙述模式讲述女性被按照功能划分等级,沦为生殖工具。小说主要塑造了三类母亲形象,传统压抑的母亲、异化极端的母亲、觉悟反抗的母亲,她们同为母亲却形象各...
女性向网络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新变与网络女性主义
摘 要:近年来“黑莲花”“女霸总”等反传统女性角色逐渐成为女性向网络小说中的新典型女性形象。女性以女性向网络空间为实验场域,在尝试进行性别重构的过程中与女性网络公共空间行为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本土的网络女性主义,但是新生的女性主义观念很容...

小说纵横

“穿插藏闪”说名花
摘 要:韩邦庆之《海上花列传》是近代“狭邪小说”的重要作品。小说用“穿插藏闪”的笔法,以高级妓院“长三书寓”为中心,塑造了数对形象鲜明的狎客妓女,且真实刻画了妓院中的人情世故,并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晚清上海世相,颇具西方现实主义文学色彩。《海上...
《京华烟云》中的疾病书写
摘 要: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以人物塑造见长,其中大段的疾病书写与书中人物命运、家国兴衰息息相关。本文聚焦《京华烟云》中的伤寒、消渴、肺病三种疾病,探讨疾病书写与阶级命运、文化冲突以及审美价值之间的互文关系,挖掘疾病书写在情节推动、主题深化...
论李伯元《活地狱》的矛盾叙事
摘 要:《活地狱》是一部晚清谴责小说,作者李伯元以犀利的笔法集中暴露了晚清衙门、监狱里藏污纳垢的现实,对其展开了猛烈抨击并流露出改良之意。本文将结合创作事实与晚清基层司法实况,分析小说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矛盾叙事——既包括叙事者基于司法空间对官...
艺术造境
摘 要:凌叔华是“五四”时期重要的女性作家,除了文学创作,凌叔华的绘画成就同样不可忽视,绘画对于凌叔华的小说风格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文学史上,以绘画为借鉴,并将其引入文学创作及理论的不乏其人。凌叔华所处的家庭、时代,使得凌叔华的文学创...
张爱玲作品中城市文明书写的自然景观化
摘 要:张爱玲作品中充满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意象,她以极具生命力的笔调描述眼前的城市文明,借用多种修辞达到城市文明与自然景观之间相互印证或反衬的效果。这种自然景观化书写蕴含着作者“参差”“不彻底”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精神依托的找寻。其书写方式亦...
齐文化对张炜早期中短篇小说的影响
摘 要:张炜的早期中短篇小说创作受到齐地文化的深刻影响,比如人物身上萌发的不断汹涌澎湃的生命意识、独特的理想主义人文关怀,或者是永远期待着希望的理想主义色彩和对生态与自然的“反古”式关注等。齐文化的潇洒神秘、温润野性如同历史的巨轮缓缓驶过,...
从《难逃劫数》看先锋时期余华的创作
摘 要:《难逃劫数》是余华先锋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以对此文本的解读,探讨构筑起余华先锋性文学品质的核心创作观念、叙述方式。对真实的逼近、对必然的把握、对规律的展示使得余华采用了“虚伪的形式”,获得了个人书写的先锋性。 关键词:余华 先锋 ...
论张兆和《招弟和她的马》与刘庆邦《梅妞放羊》的生命意识书写
摘 要:短篇小说《招弟和她的马》与《梅妞放羊》分别是张兆和、刘庆邦的代表作,虽相隔逾半世纪,却在生命意识的书写上形成对话关系。两篇小说在儿童叙事与动物叙事的书写上,重视叙事主体的主体性,涌动着鲜明的生命意识;而在儿童与动物的叙事模式中,以儿...
《平凡的世界》中孙玉厚四个儿女渐进式人生评析
摘 要:《平凡的世界》讲述了一群平凡人的不平凡人生,在这群人里孙家无疑是全书关注的重点。在阅读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路遥先生设计孙玉厚四个儿女的巧思:孙玉厚的四个儿女在诸多方面都呈现为渐进式的。无论是受教育程度、生活地点还是面对爱情的态度,他们都...
论《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伦理禁忌
摘 要:在歌德的作品《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竖琴老人奥古斯丁与亲妹妹施佩拉达因触犯乱伦禁忌生下迷娘,导致伦理身份的混乱,引发了伦理悲剧。根据文学伦理学,触犯伦理禁忌的原因在于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冲突,奥古斯丁、施佩拉达和迷娘...
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的戏剧化
摘 要: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领域里开展了一场革命,他将戏剧艺术的诗学概念纳入自己小说的概念之中,从而拓展了传统小说诗学的概念,从而拓展了小说的诗学领域,改变了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形成了小说新的审美意象,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长...
论《恋爱中的女人》地理空间建构
摘 要:劳伦斯的文学创作与其生长环境和成长经历密不可分,他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独特的观察视角,他热爱自然,反对工业文明对自然的破坏,《恋爱中的女人》就是其巅峰之作。本文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分析了文本中选取的自然意象和人...
以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分析《赎罪》
摘 要: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古典美学理论的源头之作,其提出的悲剧理论思想在后世占有重要的地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2001年创作的《赎罪》在问世后就遭遇了各种褒贬不一的声音。文章通过对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中的情节、过失、净化等方...

语文讲堂

《错误》的文本细读与多角度审美
摘 要: 郑愁予是著名诗人,《错误》是其被公认为写得最好、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诗作。本文试图从诗歌的古典味、潜层的现代性、遗留的空白感和主题的多义性四个方面对郑愁予的《错误》进行分析,并挖掘该诗的美学内涵和郑愁予高超的诗歌技巧。 关键词:...
柳宗元传记文思想性谫论
摘 要:柳宗元(773—819)是唐代古文家、思想家,其有传、记、说、论、赋等诸多优秀作品流传于世。在传记文学创作方面,柳宗元借鉴前人史传创作的经验和成果,在“文以明道”思想的驱动下,秉承劝善惩恶、关注民生和有益于世的宗旨,以一批社会底层的...

学林漫录

两股绳索的互相绞杀
摘 要:《葛特露与克劳狄斯》作为《哈姆雷特》的前传,在女性主义的视域呈现出戏剧中人物不同的面貌:突破父权禁锢、追求自我幸福的葛特露,机智贤明、体贴真挚的克劳狄斯,好大喜功、冷漠残酷的老国王,以及阴郁低沉、玩世不恭的王子哈姆雷特。这种大胆的重...
浅析祥林嫂死亡的悲剧成因
摘 要:本文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对祥林嫂悲剧的成因进行多方位解读。从祥林嫂自身说起,是几千年男权压迫下的奴隶意识在作祟;于外而言,有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压迫,有鲁镇众多的看客的流言侵袭等。本文层层推进分析矛盾,对祥林嫂死亡的悲剧成因...
论祥子身份的不确定性
摘 要:祥子的“农民身份”和他对北平过于浓厚的情感受到了诸多批评者的关注。然而,《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形象徘徊于“农民祥子”和“北平祥子”之间的夹缝,其身份的含混使得祥子身上的个体化色彩被不断高扬。老舍笔下祥子的悲剧逻辑并不依赖于农民进城逻辑...
认知视角下英语同义词辨析研究
摘 要:英语同义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本文以原型范畴理论和识解理论为同义词辨析研究作理论支撑,阐述同义词的生成机制,分析其内在认知属性,提出相关的同义词辨析方法。在原型范畴理论和识解理论的指导下,本研究发现同义词之“同”是由于同义词...
论蒲剧名家孔向东的唱腔艺术
摘 要:本文以晋南蒲剧名家孔向东演唱的代表性剧目《清风亭》中“认子”唱段的音频和视频资料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唱腔特色。分别从润腔的“音高要素”“速度要素”“力度要素”“音色要素”四个维度,对其唱腔艺术进行音响形态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蒲剧 《...
相关杂志
  • 当代

    当代

    2025年03期
    ¥12.00
  • 北京文学

    北京文学

    2025年06期
    ¥15.00
  • 译林

    译林

    2025年03期
    ¥12.00
  • 啄木鸟

    啄木鸟

    2025年07期
    ¥9.00
  • 十月

    十月

    2025年03期
    ¥15.00
  • 美文

    美文

    2025年12期
    ¥9.00
  • 上海文学

    上海文学

    2025年07期
    ¥9.00
  • 辽河

    辽河

    2025年06期
    ¥7.29
  •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2025年02期
    ¥6.00
  • 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

    2024年10期
    ¥6.00
  •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25年05期
    ¥15.00
  • 小品文选刊

    小品文选刊

    2025年07期
    ¥4.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8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名作欣赏·学术版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名作欣赏·学术版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