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学术版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10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名作欣赏(学术版)是一个关于历史背景下一段人物或者历史中的事的介绍,依托丰富的背景资料并且以真实的文学作品为依托,介绍历...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文学小说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5.00 ¥15.00
目录

博士之声

济世与遁世之间
摘要:郑光祖《王粲登楼》借建安七子之王粲登楼作赋的故事传达了丰富的思想内蕴,既有对功名的渴望,又有对现实的质疑。元代科举停废,知识分子的入仕治国之路被阻,文人的传统价值观与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产生了碰撞,使下层儒士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作品通过对...
刘震云小说中的“说话”意蕴
摘要:文章通过刘震云重要作品《一句顶一万句》的文本分析,发现作家写作姿态转变后,小说人物“说话”意蕴之于作家的独特意义,探讨这种刘震云小说中日常生活叙事的民间意义,并从其文学作品的此种现象背后,透视出作家在哲学层面上对于语言形成的思考。...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吸血鬼叙事中的医学想象
摘要: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吸血鬼小说中开始出现医学议题。本文以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三部经典吸血鬼作品——《好妇人杜卡恩》《奥拉拉》和《德古拉》为例,探讨其如何通过吸血鬼形象的构建来阐释维多利亚人对于衰老、退化以及传染病等医学议题的担忧和焦虑,同...

项目呈现

塞西尔·戴·刘易斯战争诗学中的自我建构
摘要:塞西尔·戴·刘易斯(Cecil Day Lewis)是英国“桂冠诗人”,也是英国左翼诗派的重要成员之一。他的诗歌揭示社会正义,表达革命乐观精神,批判社会现实。他的战争诗歌经历摆脱乔治亚风格、自我建构、走向未来三个阶...
原型批评理论视域下的《封神演义》文化研究
摘要: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于20世纪传入中国,许多学者对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探索人类始祖时期的某些共同之处,但目前少有《封神演义》原型批评的案例。扎根中国神话土壤,深入文学作品本质,并用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方法研究《封神演义》将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论魏禧诗歌易学及遗民思想特质
摘要:魏禧作为一代散文大家,其诗歌创作长期以来并不为人所重视。魏禧诗歌的思想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经研究发现魏禧诗歌思想内容主要受到易学思想的渗透影响;其次,魏禧为人正直,思想愤激并以笔作剑锋长;三是遗民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有所体现。...
论萧红小说中的时间意识
摘要:在萧红笔下,“时间”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元素,更蕴含了她对于时间意识、人物命运以及生命意识的思考。时间在萧红小说文本中总是处于缺失的状态,但在时间缺失的背后展现出作者对于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永恒追求。萧红的一生跌宕起伏,她在坎坷...
戏剧的艺术真实性略谈
摘要:真实性在艺术创作与艺术接受中处于重要地位,戏剧作为独特的综合性艺术,创作时应在彰显社会时代性的同时注重其艺术真实性的表达。本文以新编晋剧《起凤街》为例,以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为出发点,从文学语言、剧本演绎、情感共鸣、意蕴体味四个方面展现...
近十年国内狄更斯研究评述
摘要: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内狄更斯研究呈现以下三个特点。首先,评论家们在积极重释狄更斯之经典性的同时也颇为关注狄更斯作品中的现代性因子。其次,学界文化转向的深刻影响在狄更斯研究中可见一斑,狄更斯文化研究的视野不断拓展。最后,这一时期...
古典诗词中的“参横”意象
摘要:古人创作诗词时常以星宿天象为书写对象,“参横”便是其中之一。所谓“参横”,就是指参宿三星的连线与地平线在视觉上大致平行。论文以Stellarium天文模拟软件为工具,选取一系列经典案例,对古典诗词中“参横”意象的写实性用法进行分析,纠...
《周易》数理与文献编撰体式研究
摘要:《周易》被后世称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设教之书”,作为中国本源传统文化的精髓,奠定了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周易》从“数”出发,引发出一套占筮理论,其中包含的“数理”知识对后世的影响不容忽视。文献编撰体式与《周易》数理关系紧密,从...
残雪诗性小说《赤脚医生》的“女人腔”特征
摘要:随着20世纪80 年代后期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的传入,女性话语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被讨论和探索。残雪自发表作品以来,因怪诞、梦魇般的叙述话语吸引了众多批评者的目光,女性身份也成为分析其独特写作话语的视角之一。在《赤脚医生》这部新出版的小说中,...
西方文学中黑发地位的流变及其价值
摘要:现代西方奇幻小说家们偏爱黑发,常将其赋予血统高贵却经历坎坷的主要人物。但在文学史乃至艺术史上,黑发并非一直占有如此之高的地位。中世纪文学并未表现出对某一发色的偏爱,文艺复兴时期,金发更是站在了审美顶端。不同时代的发色审美反映了不同时代...

学者天地

郭沫若新诗话语模式与思维特征探析
摘要:郭沫若的新诗不论是在个人的文学创作领域还是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中国诗歌里程碑的意义。基于他所处的文学时代背景——新旧时代交替之时、传统与现代交替之际,本文从其新诗《女神》的用词、主题、意象、韵律、风格等方面,并结...
奔涌的诗河
摘要:高山长幸所著《长江漫游日记》是一部日记体长江书写的游记作品,作品散韵结合,具有浓郁的文学性和纪实性。作品最有特色的是其中收录的二十余首长江题材的汉诗。这些汉诗大体分为四类,即城市乡村书写、自然美景书写、人文历史书写、羁旅之情书写。汉诗...

新疆绿洲书写研究(一)

文化润疆视野下刘亮程散文的意义
摘要:“乡村哲学家”刘亮程用诗意的语言、自然的人化以及温馨的生命态度在滚滚黄沙中荡涤着独特的文学魅力。他用自然温馨的笔触描绘出一个人畜共存、万物有灵、人虫共眠、世间万物同生同荣、同死同灭的村庄。在文化润疆视野下,刘亮程散文中万物有灵的生态理...

鲁迅作品当代意义研究

浅论《伤逝》文本中的多重裂隙
摘要:《伤逝》行文特点鲜明,文本呈现出一种复杂多维的张力,这主要体现于文本中的多重裂隙。由于叙事的特殊性,作者与叙述者之间、叙述者与客观事实之间产生了裂隙,涓生、子君二人在社会之间、二人之间,甚至二人自我之间也均存在明显的裂隙。正是这些裂隙...
从《故乡》看鲁迅对“故乡”的情感变化
摘要:对故乡的情感表达是人类恒久的精神现象,《故乡》表现了鲁迅对故乡的情感变化,蕴含着作者对故乡过去的怀念,还有对故乡现实悲凉的心痛,同时也暗含了对故乡未来的美好希望。一个故乡,三种表达,三种滋味,通过复杂的情感变化可以更好地解读《故乡》。...

余华小说研究

苦难与温情的变奏
摘要:苦难与温情始终是余华小说的创作主题,《文城》也延续了这一书写路径。在“非传统的传奇小说”外壳下,余华讲述了一个有关人性与情义、命运与抉择的故事。与熟悉的叙事风格相伴而来的是他沉寂八年后的自我突破,在主题建构与人物塑造上,《文城》都显示...
于苦难书写中对人性的礼赞
摘要:苦难是人类的必修课,漫长的生命之旅是由幸福与苦难交织而成的。在余华的《活着》中,作者在对一次次苦难的书写中,表达了人物对苦难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现实的梦境化
摘要:余华是我国先锋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他曾多次回忆,自己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卡夫卡的影响,尤其是《十八岁出门远行》。本文探究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在创作手法上受到卡夫卡《乡村医生》的影响,并将此影响总结为“现实的梦境化”,并结合具...

网络文学研究

微信诗歌创作的现实困境与理论突围
摘要:微信时代的到来唤醒了新诗发展的春天,一时间以微信公众号为主要创作载体和传播平台的微信诗歌大量产生,为新诗的大众化发展提供了可能。但与此同时,微信诗歌也受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种种限制遇到了诸多瓶颈,主要表现为:诗意表达上的反传统的情绪宣...
网络穿越小说对宋元话本审美趣味的继承
摘要:在快节奏发展的时代里,网络穿越小说应运而生,它以语言浅白、情节曲折、便于阅读等特点受到无数读者的追捧与喜爱。虽然是新兴的文学形式,但作为通俗文学的一种,网络穿越小说中仍保留有对宋元话本审美趣味的继承,例如通俗性的语言、以浪漫幻想为主情...

古典丛谈

《国风》弃妇诗研究
摘要:弃妇诗是《诗经·国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学界对弃妇诗的常规界定出发,以三首弃妇诗——《邶风·谷风》《氓》和《中谷有蓷》为典型,从诗歌艺术特色上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国风》中的弃妇形象并浅析其背后的社会根源。此...
宋代笔记中西域书写研究
摘要:宋代是笔记体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内容丰富,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文史价值。宋朝在与西域诸国的关系上,大体沿袭了唐五代以来的羁縻封赏政策,使得宋朝与西域诸国的贡赐关系慢慢建立,以至于宋代笔记中记载了不少宋代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等交流。笔者考...
秦观词水意象定量分析
摘要:秦观在词中擅长使用水意象,全部96首词作中,共有35首词、36句明确出现“水”字,占词作总数的36.46%。其中描述性意象有20个,表情性意象有16个。此外,有13处带水意象的词句使用了比喻、对仗、化用等艺术手法。...
《三国演义》的民本思想探析
摘要:民本思想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社会变迁中孕育产生的思想瑰宝,历来贤明君主将人民作为立国的重要基础和兴国的根本保障,以爱民、安民、重民为依托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三国演义》根植于三国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混战和魏、蜀、吴三...
《才子牡丹亭》评点论析
摘要:《才子牡丹亭》是清康熙、雍正年间《牡丹亭》的评点本。该评点本批判了以昔氏贤文为代表的理,认同《牡丹亭》的以情抗理,从情色视角阐释《牡丹亭》的至情,广征博引,用丰富的史料解释曲意。该评点本在《牡丹亭》的评点史上独树一帜,为人们理解《牡丹...

性别世界

“三言”故事形态研究
摘要:“三言”是明代通俗文学代表作,冯梦龙对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纂辑过程中,进行了文本重构和文本创造,丰富多样的内容反映了冯梦龙极为复杂的思想,而这些思想又体现在作品的审美情感形式、叙事结构模式等方面。本文以“三言”中妓女题材为研究对象,从...
《浮士德》中玛加蕾特的悲剧解读
摘要:歌德在其诗剧《浮士德》中着力叙写浮士德与玛加蕾特的爱情悲剧,塑造了一位因爱情走向自我毁灭的少女形象。本文以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为视点解读玛加蕾特的悲剧成因,揭示了“少女之花”玛加蕾特在“身体”“家庭...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理智与情感》
摘要:简·奥斯汀是一位著名的英国女性作家,她为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以及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奥斯汀的作品主要描述了乡村女性的婚姻和家庭状况并表达了关于英国社会的一些观点,她希望她的作品可以给读者乃至整个社会一些启发。例如...

语文讲堂

《师说》中“传道”之“道”的所指
摘要: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师说》一文,将“传道”之“道”,在解释时予以保留。这种做法值得商榷。本文在互文性理论的基础上,借助《原道》《争臣论》等《师说》的互文本,对“传道”之“道”的所指进行了辨析:在韩愈的话语系统中,“传道”之“道...
以楔子为支点分析《儒林外史》
摘要:在当前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开始广泛应用“整部小说阅读”的教学手段,不但能够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有一定的培养作用,从而保证语文教学走向开放性、综合性,发挥出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与功能。本文将以初中人教版语...

小说纵横

人·动物·生与死
摘要:在《生死场》中,作家萧红引大量动物意象入文,用简单描摹的动物意象构造乡村生活骨节的同时倾注大量动物比喻,以极其冷峻而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人与动物平行而进、平行而终的生死世界,真实地描绘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北方乡民如动物般的生存状态...
论张爱玲的参差对照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张爱玲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参差对照。在参差对照的写作中,人物塑造得更加立体,不再简单地分为好人与坏人。作者不再斩钉截铁地批判或褒扬,不再着重展现灵与肉、善与恶的剧烈冲突。参差对照手法所写的悲剧,展现的不是大悲大恸的伤痛,而是...
叙事学视域下胡性能小说《生死课》浅析
摘要:胡性能的中篇小说《生死课》讲述了一群殡葬师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这篇小说兼具深厚的意蕴与极大的趣味性、可读性。这种特点的形成除了小说本身题材的新奇与意义的深刻外,还在于胡性能对于叙事技巧的运用。在小说中,作家在叙事视点、叙事时序与叙事...
“父梦”与“母梦”交织的精神困顿
摘要:《望春风》中频频出现的梦境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预言式的“父梦”,一类是幻象式的“母梦”。“父梦”在预言形式上是拉康意义上“父之名”的体现,作为一种命运预制的秩序,象征着人们折服于此种意识态。但“父梦”在内容上突显出来的比现实更加真实的...
矛盾、反抗与困境
摘要:《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是司汤达笔下众多形象中颇受争议,也是最能体现其悲观主义人生态度的人物形象。于连身上的悲剧主要体现在:于连生命中面临着诸多矛盾,其中既有个人性格的矛盾,也有个人与时代的矛盾,更有人性两方面的矛盾。他曾试图反抗这些矛...
斗牛与战争
摘要:斗牛因充满血腥和暴力而备受争议,但海明威却对此非常着迷。他曾多次去西班牙观看斗牛,并深受其影响。然而,在目睹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之后,海明威对斗牛也有了新的思考。在他的短篇小说《世界之都》中,斗牛场上的斗牛士不再是他心目中完美的英雄形象...
论《奥利芙·基特里奇》中的美国个人主义现代性困境
摘要: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小说《奥利芙·基特里奇》(Olive Kitteridge)描写了人们孤独、迷惘、焦虑的生活群像,其中对女主人公奥利芙·基特里奇的生活描述最为完整清晰,故本文将结合社会...
以《紫色》为例论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方式
摘要:本文以艾丽丝沃克的《紫色》为案例,通过百衲被的叙事方式、向内聚焦的叙事方式以及主角视角叙事方式这三种叙事方式进行叙事解读。...
福克纳《村子》的狂欢化解读
摘要:《村子》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创作的斯诺普斯三部曲之一,小说以幽默夸张的喜剧笔法呈现了美国南方社会丰富的历史、经济和政治。这种诙谐怪诞的创作方式极具张力和阐释性,是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在语言、人物形象和“加冕脱冕”型叙事结构...
论《冰与火之歌》中的哥特式特征
摘要:《冰与火之歌》是美国小说家乔治·马丁最家喻户晓的奇幻史诗巨著,该作品融入了奇幻、魔幻、写实等多种元素,其中也不乏哥特式小说的写作手法。本文试从小说场景、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四个方面入手,探讨哥特式特征在该书中的体现及其作用。...

影视观察

影片《悬崖之上》的叙事特征
摘要:《悬崖之上》是张艺谋对谍战电影的初步尝试。影片以独特的角度塑造英雄人物和反面人物,着重突出人物群像为叙事饱满提供内在支撑。影片运用全知视角的悬念机制,在最大化为叙事节奏服务的同时,保持观众的观影情绪持续高涨。影片中的影像符号兼顾隐喻功...
电影感空间·原生态美学·双雄叙事
摘要:《猎狼者》主创团队一开始就将“电影感”的营造作为创作本剧时的一种艺术自觉,这种通感的建构意味着对传统电视剧规则的破旧立新。“电影感”主要体现在影像空间生产及空间叙事上。本剧以豪迈、粗犷的原生态美学展现某种纯朴或“不完美”的生命状态,并...
论贾樟柯电影中“离乡者”形象的建构方式
摘要: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外出务工人员的乡土意识开始觉醒。作为近40 年中国城镇工业化的代表群体,这群“离乡者”们在不停变化的地理位置、生活环境以及观念冲击之下,逐渐展现出独特的群体特征。贾樟柯作为中国本土导演的代表之一,在其...
主题建构、叙事逻辑及视听特色
摘要:《蜂蜜之地》是近年来在国际纪录片领域获得广泛关注的纪录作品。导演以蜜蜂为中介,记录了北马其顿共和国两家养蜂人的故事,表现了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本文从影片的主题建构、叙事逻辑和视听语言等方面对《蜂蜜之地》进行解析,对其艺术特色进...

学林漫录

论甲骨文“小”与“少”的关系
摘要:对甲骨文“小”“少”二字关系的讨论由来已久,单从语法功能或字义异同来分析二者关系难以解决争议。本文尝试以《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编,中华书局1978 年版)为蓝本,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检索出现“小”“少”的辞例,从字义和语法功能等角度考...
《荷马史诗》英雄的三种人格模式
摘要:依照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荷马史诗》中的三大英雄,可以看到他们分别代表了三种人格模式——本我主导型、超我主导型、自我主导型。其中,阿喀琉斯呈现的是“本我”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赫克托尔呈现的是“超我”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奥德修斯呈现...
柯尔律治的三部“超自然诗歌”分析
摘要:柯尔律治是浪漫主义诗人和评论家,他的诗歌极具生态理念,在其中赞美和讴歌雄伟、美丽的大自然,揭示人类在自然中获得的无限享受和无尽欢乐,展现出大自然的原始状态和宁静。本文主要探究柯尔律治的三部“超自然诗歌”分析,首先指出诗的“逻辑”,通过...
人类学视域下“田螺姑娘”故事的遗存研究
摘要:田螺姑娘型故事的基本内容为一单身穷苦男子得螺,螺化为女子为男子洗衣做饭,或与其结婚,是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之一。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法,探寻剑河县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的田螺姑娘型故事,从当地特有的龙螺文化和婚姻择偶观念为主要切入点,与当地霄郎...
浅析图书编辑人员在出版工作中的几种意识
摘要:在图书出版工作中,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人员在图书出版过程中承担着选题策划、约稿、签订出版合同、编辑加工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不仅对出版工作的全局具有关键的作用和影响,而且对出版单位的经营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编辑人员不仅...
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文学色彩解读
摘要:18世纪至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是人类音乐发展史上的高峰期。在文学的影响下,标题音乐应运而生,并对后世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标题音乐是文学发展的直接成果,所以表现出鲜明的文学性色彩。对此本文结合多部经典之作,从浪漫主义文学对标...
平面设计中水墨艺术的应用
摘要:水墨艺术应用在平面设计中,使得设计更加新颖、思维前卫,可以充分体现出水墨艺术的文化内涵和设计作品的艺术美。本文针对水墨艺术与平面设计结合的作用进行全面分析,深入挖掘水墨艺术中的各种设计元素,从而为设计人员提供更多参考,以设计出更多具有...
相关杂志
  • 当代

    当代

    2025年02期
    ¥12.00
  • 北京文学

    北京文学

    2025年04期
    ¥15.00
  • 译林

    译林

    2025年02期
    ¥12.00
  • 啄木鸟

    啄木鸟

    2025年04期
    ¥9.00
  • 十月

    十月

    2025年01期
    ¥15.00
  • 美文

    美文

    2025年08期
    ¥9.00
  • 上海文学

    上海文学

    2025年04期
    ¥9.00
  • 辽河

    辽河

    2025年04期
    ¥7.29
  •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2025年02期
    ¥6.00
  • 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

    2024年10期
    ¥6.00
  •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25年04期
    ¥15.00
  • 小品文选刊

    小品文选刊

    2025年04期
    ¥4.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8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名作欣赏·学术版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名作欣赏·学术版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