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坛

南方文坛

2022年05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南方文坛》创刊于1987年,是由广西文联主管和主办的一家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论双月刊。1996年改版以来,日渐形成了...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文学小说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8.00 ¥10.89
目录

点睛

多维的对话
文学批评是一种审美阐释活动,它的本质是一种对话,但通常意义上的对话往往被理解为发生在批评主体与批评对象之间,也就是批评家与文本之间。这当然是批评最为核心的内容。但如果将批评过程拆解开来的话,可以发现这一过程中存在多种对话关系,它是多维的、多...

当代前沿

喧嚣的失语
引言 在“身份社会”①中,可能没有哪一个群体,像知识分子一样,地位起伏不定,形象诡谲多变,有时充当忠肝义胆的时代砥柱,有时扮演尔虞我诈的跳梁小丑;他们传递着庙堂正音,也吟啸过江湖歌谣和民间淫曲;他们可能是道义的担当、知识的承载体、传统的继承...
“某君昆仲”及其他
20世纪50年代初,周作人最早披露“狂人”原型乃鲁迅姨表弟阮久荪①,从此阮久荪的身影便在许多《狂人日记》的读者心目中萦绕不去。然而阮久荪除了1916年犯病时与鲁迅在北京有过接触,他与《狂人日记》直接有关的材料并不多。1910年鲁迅所编《越社...
唤醒记忆、疗治创伤与生态重建
一 如果从迄今为止的写作历程来判断,说藏族作家阿来是中国当代作家中最具有鲜明生态意识的作家之一,应该是可以成立的。这有他的《大地的阶梯》(2001)、《成都物候记》(2012)①以及其他大量地理生态散文,还有长篇小说《空山》六卷本②(200...

今日批评家

传统的重量与时代的引力
在百年现代中国文学的版图之中,乡土文学是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在新文学发轫之初,鲁迅、茅盾、沈从文等文学大家即以不同的视角和笔法奉上经典之作,不仅引领乡土叙事之风,也为新文学整体发展奠定了历史基业。此后中国文学的浩荡百年路,革命、救亡、建设、...
“先锋批评”的历史化及其时代担当
崔庆蕾是文坛涌现出的一位新锐青年批评家。我们认识有十几年时间了。从年龄上讲,崔庆蕾是一名85后批评家,他有着山东人的朴实厚重,也有着很多青年学者身上没有的沉稳细腻。他的批评眼光独到却又温厚宽和,对作者多有“同情式理解”,兼顾多种批评方法,又...
敏感而细腻的文学追踪者
因为写过太多印象记,本来早已下决心不再写这类文字了,但这次崔庆蕾要我写,我却又不好意思不写了。这是因为这些年他一直在我身边学习、工作,目睹了他的勤奋、刻苦与成长,很欣慰,也很有感触,觉得有话要说。 在很多人眼里,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崔庆蕾都是...

批评论坛

“新乡土叙事”札记
关于“新乡土文学”或“新乡土小说”的命名与论述,一直是新世纪以来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中时隐时现的线索。对“新”的强调,或许是基于“乡土文学”写作新貌和“乡土中国”新变,抑或呈现了批评家对“乡土文学”新可能的期待。在我看来,“新乡土文学”仍然...
谁的“乡土”?如何“叙事”?
毫无疑问,当今世界正处于所谓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而我们则处于一个更大的变迁的关键时刻,即乡土中国的转型。一方面,城市化或城乡一体化正方兴未艾、加速推进;另一方面,原先相对数量或绝对数量均堪称庞大的农村人口还无法被城市消化,近年来的脱贫攻坚...
历史逻辑、题材风格及“缝隙体验”:关于“新乡土叙事”
从《秦腔》里一只未到场的狼说起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里有一位通阴阳的奇人荣叔。荣叔死后留下一本笔记,里面有一则关于清风街众人命运结局的预言:“今早卜卦,看看他们怎样?新生死于水。秦安能活到六十七。天义埋不到墓里。三踅死于绳。夏风不再回清...
终南山的变容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王维《终南山》 延延离又属,夬夬叛还遘。喁喁鱼闯萍,落落月经宿。誾誾树墙垣,巘巘驾库厩。参参削剑戟,焕焕衔莹琇。敷敷花披萼,闟闟屋摧霤。悠...
乡村知识青年进城的生存境遇与心灵图谱
“乡下人进城”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性/现代化进程中文学叙事的重要题材。乡下人进城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城市和乡村二元分割,城市是乡村的终极仰望。这个时期有一部分乡村知识青年并不是因为生计所迫到城市...

理论新见

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研究缘起与理论路径
2008年,笔者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与著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做高级研究学者期间,了解到他关于现代悲剧观念和悲剧理论的研究状况,回国之后便决定从中国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伊格尔顿关于悲剧问题的代表作《甜蜜的暴力——...
诗与非诗的界限问题
诗与非诗的区分谈的不是诗与文的区分,而是一个在诗歌范围内讨论的问题。非诗是诗里的异质因素,它影响到诗的合法性或诗的纯度。在极端情形下,即一首诗里的非诗因素过多,会被视为坏诗或者伪诗,只是徒然具有诗的形式。如何判定诗里的诗因素与非诗因素?其界...
论中国现代散文诗剧的文体发源与历史流变
一、中国现代散文诗剧的文体发源 散文诗剧脱胎于散文诗,散文诗、散文诗剧均诞生于19世纪末的法国。而中国散文诗剧则诞生于20世纪初——胡适1917年11月创作的《人力车夫》。散文诗剧即为“散文诗的戏剧化”,在散文诗的创作历程中,“散文诗的戏剧...

现场

新文科建设与艺术学方法论探索
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中国文艺学美学方法论领军人物、中国艺术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广西艺术学院原副院长黄海澄先生,曾于20世纪80年代大力提倡用横断科学的方法研究文艺学和美学问题,并率先垂范,开创了“三论”美学和艺术价值学,引领学界风潮,泽...
广西八作家小说研讨会纪要
时 间:2022年6月27—29日 地 点:南宁桂景大酒店二楼岭南厅 主 办:《南方文坛》、广西民族大学文学影视创作中心 主持人:张燕玲、张柱林、曾攀 与会者:吴义勤、梁鸿鹰、胡平、刘大先、张莉、黄德海、黄尚恩、严霜、东西、黄伟林、凡一平、...

谈艺随笔

被低估的另一个?
淡巴菰就是李冰。我们认识有二十年了。后来知道了这笔名,并不讶异。因为读过几本明清小说,知道这是“烟草”的旧译。她曾师从我的朋友詹福瑞。认识她时,她已从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北京一家报纸做记者,专跑文化口。时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詹福瑞,谦和而宽厚,...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2018年5月,钱中文先生惠赠我大作两本,一是他的学术自传《文学的乡愁——钱中文自述》,二是《钱中文、祁志祥八十年代文艺美学通信》。读后者,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原来祁志祥在他二十三岁那年(1981年)就喊着“敬爱的钱伯伯”给钱老师写信了...

打捞历史

茅盾与宋云彬之友情嬗变考
茅盾与宋云彬是现代中国两位文化名家。他们的友情从亲密到冷淡终至隔膜,其间有太多的隐情。茅盾于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乌镇,宋云彬于1897年8月16日生于浙江海宁硖石镇(今硖石街道)。乌镇距海宁很近,同属吴越文化圈。茅盾与宋云彬几近于...

个人锋芒

类型小说是网络文学的主潮
2020年11月,邵燕君首倡中国网络文学的起始点应该定在金庸客栈①,因起源问题干系重大,后引发一系列争论,也取得相当进展。与论者虽对具体的起点发生在何时何处各执己见,但仍达成一个共识:网络文学是一种新媒介文学,对起源的判定要落在媒介问题上。...

南方百家

我心中的广西当代文学
我一时记不清与肖庆国见面是在哪一年。好像有一次我在华东师范大学做学术讲座,那天讲的是与上海文学有关的内容。讲座后肖庆国向我提问,自我介绍说他是李丹梦教授指导的博士生,正在研究当代的广西文学。我答应他以后写了论文寄给我看看。他说,他对广西作家...
广西当代文学专题馆六大板块解读
2018年1月5日提出创意,经过三年半的筹建,2021年7月5日开馆的广西师范大学桂学博物馆包括人文广西、文化桂林、当代广西文学、八桂学术、抗战桂林文化城五个专题馆。其中,当代广西文学专题馆主要收藏和陈列1949年以来的广西文学作家作品,包...
颂体诗:虚构现实元素的一种方法
只有在诗学的意义上实现对现实各种元素的重构,也才称得上是诗学意义上的真实,从而以诗歌的方式构建和特定时代的紧密关系,是按照“可然律”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是按照诗学逻辑的推演,将现实元素综合重组后,以更为深刻或者丰富的方式呈现出来,“虚构的历史...
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现场的观察与反思
今天我们在理解任何一种文学发展史时,似乎更为关注的是时间层面的“过去”,相对忽略了历史的“现场感”,而文学发展史正由一幕幕发生中的现场事件构成,其在文学发展史形成的过程中亦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在认识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状况的过程中,我们或许可以...

绿色批评

与被遗忘的日子相逢
一、失败的意图 应该不只是巧合:几乎是同时,许春樵在《小说月报》(原创版)2021年第11、12期连载长篇小说《下一站不下》,《收获·长篇小说》2021年秋卷推出鲁敏的《金色河流》,这两部作品说的都是一个耍笔杆子的家伙或明里或暗里...
草原森林自然书写的人文价值
呼伦贝尔的阳光总是明媚刺眼,像是能照透人心。但是如果真想参透这片土地,就有必要读一读艾平的散文集《隐于辽阔的时光》。艾平用她诗性的笔意构想了一个曾经的理想模样的游牧文明,在这里,森林的状貌是万物相长,草原的深处是内心万象,而作家的文字是物我...
“小说社会史”的可能与限度
长篇小说《拖神》(作家出版社,2022)以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庚子事变等为背景,以“樟树埠”崛起和衰落为线索,呈现了近代中国潮汕平原的风云剧变。这部小说篇幅长达六十万字,将主人公陈鹤寿在蛮荒之地白手起家的传奇和樟树埠(原型为粤东近代...
亦可喜,亦可观
一、住进宋朝的身体 夏坚勇长久地浸淫于宋史。自《绍兴十二年》以来,他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宋朝,在宋朝的上空来回移动,在汴京和临安之间左右徘徊。夏坚勇的宋史叙事是倒叙的,《绍兴十二年》先去到临安,《庆历四年秋》从临安回到汴京,《承天门之灾》目光又...
“写你的命运给你的”
在《奥德赛》中,荷马这样描述,当一位祭司和一位诗人同时跪在俄底修斯面前时,只有诗人得到了饶恕,因为俄底修斯不能杀一个由诸神赋予神圣艺术才华的人。这是一个来自公元前的对诗人的指认,时至今日,荷马的解释仍然奏效,这是一份关于诗歌的内容和来源的回...

艺术时代

从苏轼到黄庭坚:宋代援禅入书的精神探析
参禅学佛在宋代成为文人的一种时尚,禅宗的盛行对文人的人格形态、文化品格、审美观念、世俗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人审美理念的改变又反映出书法的精神面貌。在宋代书法的演变中,文人把禅宗的“顿悟”观念引入书法的形式表现中,禅宗的“顿悟”是通过主...
解题与升华
2022年5月初,杨诚找我说要做个个人画展,请我做策展人。我满口应承下来,因为我在2016年被单位委派去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专门学习过策展,却一直没有得以实践,如今碰到一个好机会,当然是不可放过。随后他就给我发来国际艺术大师基弗的展览视频,说...
广西油画的诗性精神
在近些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全国性画展中,不少广西油画家的作品频频入选、获奖,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广西油画何以能得到评委的青睐和观众的喜爱?它取得重大发展的成因是什么?它在审美上有何与众不同的特质?这些方面,鲜有文章研究。然而广...
“八桂书风”书法符号功能蠡探
熊秉明先生曾提出“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八桂书风”书法乃广西书法文化核心表征。“八桂书风”书法符号是以审美功能成就其地域文化象征地位,但它实际上将创作者一系列现象、情感、事件融为一体。首先,它是一个文化现象,是广西书法创造性转化...
相关杂志
  • 当代

    当代

    2025年02期
    ¥12.00
  • 译林

    译林

    2025年03期
    ¥12.00
  • 北京文学

    北京文学

    2025年04期
    ¥15.00
  • 啄木鸟

    啄木鸟

    2025年05期
    ¥9.00
  • 十月

    十月

    2025年02期
    ¥15.00
  • 美文

    美文

    2025年09期
    ¥9.00
  • 上海文学

    上海文学

    2025年05期
    ¥9.00
  • 辽河

    辽河

    2025年04期
    ¥7.29
  •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2025年02期
    ¥6.00
  • 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

    2024年10期
    ¥6.00
  •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25年04期
    ¥15.00
  • 小品文选刊

    小品文选刊

    2025年05期
    ¥4.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65.34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南方文坛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南方文坛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