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国人

科学中国人

2024年04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科学中国人》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与《科学美国人》相对应的高层次科普杂志,自1993年创刊以来,以内容丰富(包容自然...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学术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5.00 ¥15.00
目录

科技速递

动态
《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发布 2月26日,航天科技集团在京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并介绍2024年宇航任务整体情况。 据悉,2024年,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近70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290余个航天器,实施...
声音
韩启德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教授 如何使学科交叉研究得到保证?我认为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是根本保障。 第一,建立专门的、独立的交叉科研机构,并且给予重点扶持;第二,要成立独立的学术委员会;第三,双聘和兼聘的选择,因其间涉及...

科技名刊精选

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等
《自然》 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 《自然》封面:无人机竞赛。《自然》杂志第7976期封面文章报道了一个能参加真实世界无人机比赛的自动驾驶系统。人工智能在许多棋盘游戏或虚拟世界中战胜过人类选手,比如国际象棋、星际争霸、赛车等。专业级无人机竞速需...

封面人物

答案写满麦田
对于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曾向全世界发出疑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当时,不光是布朗,很多西方学者都认为,未来全球的粮食产量难以满足中国人的需求。然而3...

封二人物

科技绘就大国油气新图景
长久以来,油气被认为是工业发展的血液,也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衣食住行到国防经济都离不开油气的支撑。随着国家发展,我国的油气需求量及对外依存度也在持续攀升。到2020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原油对外依...

封底人物

海纳百川奉献科研 扎根三秦赤诚报国
从浙江到西安,从英国到澳大利亚,2023年秋,历经十数年辗转求索,章为川扎根陕西科技大学(简称“陕科大”),继续攀登“极致科研”的高峰。在这里,他欣喜地发现,以轻工科学为特色的陕科大有着活跃的科研氛围、深沉的学术底蕴。“我愿扎根三秦大地,把...

中国论坛

群智范式:软件开发的范式变革
软件开发呼唤新的范式 软件开发是人类当代独特的群体智力活动。在计算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观察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的软件危机推动软件开发理念、方法和技术的深刻变革。 软件复杂度的增大导致“软件危机”开始爆发,IBM OS/360通用操作...

科技关注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春入江山花竞开,万物苏醒迎暖来。迎着浩荡东风,全国两会时间再度开启。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七十五载风雨兼程,九万里鹰击长空。历经75年不懈奋斗,今日之中国,黄河岸边生态治理显成效,绿...
畅享春之声 感受新脉动
2024年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以科技为视角,这份《政府工作报告》里,既有对过去一年科技成就的总结回顾,也有对科技工作者辛勤付出的赞赏肯定;既有对科技工作重要性的深刻阐述,也...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新质生产力
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支线客运、通航服务、科研教育等众多行业的经济概念,是辐射带动效应强、产业链较长的综合经济形态。在拉动有效投资、创造消费需求、提升创新能级方面具有广阔空间。 ...
商以求同 协以成事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为期6天的会议是高举旗帜、真抓实干、团结奋进的大会,汇聚了正能量、提振了精气神。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国之大者”、民之关切,深度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
部长之声,民主之声
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由此拉开了2024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的序幕。今年全国两会共有3场“部长通道”。首场之外,第二场在3月8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
代表之声,铿锵之声
“代表通道”,承载的是群众期待,连接的是千家万户,彰显的是民主自信。它如同一块棱镜,折射出无数平凡中国人的奋斗之姿,呈现出一个多彩、奋进、自信、充满活力的中国。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有18位全国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分享有温度接地气的...
院士之声,智慧之声
潘复生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 建议全面树立“能力导向”的选人用人观,引导全社会科学而正确地看待学校出身。充分利用主流权威媒体,讲好普通学校学生“逆袭”故事,打破社会偏见,扩大正面宣传效应。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率先垂范,带...
“委员通道”上的中国科技
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民主的重要窗口,“委员通道”也是一个窗口,可以从中感知人民政协制度的独特魅力,可以看到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共举办三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有27位全国政协委员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政协委员来自...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政协委员有话说
“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首次被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经济社会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成为两会小组讨论中委员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围绕创新引领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委员们建言献策,发出声音。 王江平 全国政...

创新之路

展现时代担当 守护万家灯火
2009年11月11日,郑州的第一场降雪呼啸而至。与往常不同,这场暴雪带来的并非浪漫的雪景和“瑞雪兆丰年”的期待,郑州市区积雪深度甚至一度达到了32厘米,给当地交通和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然而这只是这轮大风降温、雨雪冰冻恶劣天气的开端。自...
为国求索写春秋
年近古稀的法林教授满头华发,面庞清癯,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边眼镜,讲起话来不疾不徐,带着淡淡的西安口音,透着一股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儒雅风范。一向低调内敛的法林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校园深处的扫地僧”。这样一位看似寻常的老人,身份却是西安翻译学院的...
启动驱赶大型疾病的“生命引擎”
人类须臾不可离酶。酶是生命的引擎,所有的生命都依赖酶,我们体内的每一个细胞中,都填充着许多“分子机器”,无时无刻不在“帮助”细胞组装和回收利用生物分子,使之持续不停地运转下去,新陈代谢过程的各种阶段,也都需“望‘酶’止渴”,而这些过程的周而...
乌金人生 桃李芬芳
1987年9月,郭文兵第一次来到焦作,迈进焦作矿业学院(现河南理工大学)的校门,在时任采矿工程系主任柴一言老师一句“未来的总工程师、矿长们”中,开始了大学生活。“以前从来没见过总工程师、矿长长啥样,但入学教育时,柴老师那句开场,让我觉得有朝...
以技术拓展“感知”边界
依托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升级,如今的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实现“看”“听” “说”等具体功能,并展现出惊人的应用潜力;而当相关产品走出“初识世界”的“婴儿期”,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使用场景,人工智能相关产品面对的“感知”任务难度也随之越来越大。显然,单一...
十年奔波路,一腔煤炭情
世上有这样一群人,无论春夏也不问秋冬,甘于循着安全生产的梦想轨迹,用双脚一寸寸丈量矿区土地,躬耕在煤矿灾害防治一线,努力刻画着新一代煤炭人的时代群像。当采访到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研究院”)陕蒙分院副院长王伟时,他正...
专注低维材料 奏响科研新歌
自人类诞生以来,如何凭借有限的空间和能源延续自身文明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面临的首要挑战,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的的技术革新无疑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特别是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
攻克植入物感染难题,不负未来医学重托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早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开展研究工作的第一年,青年学者杨盛兵便引用古语发出了如此感叹。而在接下来数年紧锣密鼓的研究工作中,他又邂逅了太多广施博爱、专攻术业...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高效的交通规划与管理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要求。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历史,自20世纪初工业革命以来,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后相继出现了因交通需求增长带来的道路拥堵、污染排放、安全事故等一系列城市问题,现代城市交通规划课题由此诞生。这一课题发展至今,需...
“高原钻探”
钻探是地质调查中最直接且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也是直接获取地下实物信息的唯一手段。在青海省第二地质勘查院(简称“二勘院”),钻探生产产值占全院总产值的比例常年保持在95%左右。作为青海省乃至全国地勘系统中为数不多的专门从事钻探施工的单位,二勘...
幽幽药香浸良田
从萌芽的植物变成可以医病救人的良药,需要经过岁月的沉淀及多道工序的淬炼,要成为一名时刻满足新时代要求的农业科研人,亦是如此。从踏入农药研制领域的第一天起,兰州交通大学天然药物开发研究所所长沈彤就将“学以所用,服务于社会”的远大理想始终深植于...
青春当与时代同频共振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十余年孜孜以求,为了让实验中的一个个数字折射为更蓝的天空、更清的河湖、更强的绿色发展动力,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崔培哲长期从事化工系统工程、清洁化工过程及特殊精馏过程强化等方面研究,目前已在模型预测、分子模拟、...
“能量捕手”
“欢迎来到微能量俘获实验室,此处是科学的舞台。科学的舞者们在此舞蹈,繁复的装置犹如乐曲在空气中飘浮。电子的赞美诗在此奏响,无形的能量在此跃动。用勇敢的心,开启这个世界的新篇章,在微小与伟大之间,找寻科学的真理。”无论是谁打开西南大学工程技术...
交叉创新,突破中药分析技术瓶颈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几千年来,中医药学博采众长,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邱子栋博士看来,如今的中医药学不仅是...

科技奖励

姚檀栋获得冰川学界塞里格曼冰晶奖章
2月24日,国际冰川学会(International Glaciological Society,简称“IGS”)发布2023年度塞里格曼奖(Seligman Crystal)评选结果。 鉴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誉所长...

百味书屋

《时间起源》
在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论文中,知名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新宇宙学。这一成果颠覆了他在《时间简史》中提出的关于时间起源的观点,而《时间起源》一书的作者托马斯·赫托格正是这篇论文的合...

科技博览

搬走一座200吨的建筑,只需要用700块肥皂?
移动一座建筑需要什么工具?近期,加拿大的一家建筑公司为了平移一座200吨的建筑,使用了一种我们意想不到的工具——肥皂。 建于1826年的埃尔姆伍德大厦,原定于2018年拆除,但房地产公司银河地产在同年买下了这栋大楼,挽救了它的命运。银河地产...
苏州博物馆:打造中国首座碳中和博物馆
文化地标 不知从何时起,“到博物馆看展览”已成为民众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时尚。每逢节假日,苏州博物馆外观展的人群总是排起长龙。苏州博物馆本馆是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的名作,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绿色可持续发展案例中的典范。贝聿铭以擅长设计博物馆而享...
奇妙创新 跨界碰撞
智能轨道交通底检机器人 这款全新的智能轨道交通底检机器人的检测项目,已经覆盖列车常见的200种故障项目和故障点位,处理速率可达每小时2万个,尤其是重要故障诊断的成功率超过了99%。而传统人工检测,一列列车的车底时间是160分钟,需要4个专业...

支撑平台

绿色发展促“双碳”
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实验室以研发适宜不同自然与社会条件的绿色建筑新模式、新技术和新产品为主要任务,长期秉承适应气候、因地制宜、继承传统、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不断寻求减...
抢抓发展机遇,生长一路向“阳”
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咸阳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5月,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是中国西部唯一的国家级显示器件产业园、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国家级示范园区。 咸阳高新区位于咸阳市主城区西部,...
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持续扩大人才对外开放,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集聚海外优秀留学人员等海外高层次人才,上...

人与自然

2023年度大自然保护协会摄影大赛获奖名单(下)
上海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 作品:橙色蘑菇 作者:穆罕默德·萨勒曼(印度) 从森林地面的橘树皮中长出的橙色蘑菇,是真菌的子实体。 作品:干涸的鱼塘 作者:唐珍妮(中国香港) 鱼塘干涸后,鱼儿为产卵而挖的洞清晰地呈...
相关杂志
  • 中国商论

    中国商论

    2025年12期
    ¥17.49
  •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2025年05期
    ¥9.90
  • 河南科技

    河南科技

    2025年12期
    ¥6.00
  • 海洋开发与管理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12期
    ¥21.69
  • 计算机应用文摘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5年12期
    ¥9.00
  • 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

    2025年04期
    ¥9.00
  • 现代信息科技

    现代信息科技

    2025年10期
    ¥18.00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03期
    ¥12.00
  •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25年02期
    ¥10.89
  • 中国调味品

    中国调味品

    2025年06期
    ¥0.00
  • 民主与科学

    民主与科学

    2025年02期
    ¥3.39
  •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04期
    ¥6.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8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科学中国人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科学中国人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