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

2023年04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现代艺术》(月刊)创刊于2000年,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四川现代艺术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CN刊号为:51-1...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0.00 ¥18.00
目录

聚焦

第十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颁奖典礼在蓉举行
2023年3月16日晚7时30分,百花争奇斗妍 文艺川军雄起——第十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涵盖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文艺评论12个艺术门类的59件作品获奖,展示了四川近三年来文...
四川省文联第八届全委会第三次会议在蓉召开
2023年3月17日上午9时,四川省文联第八届全委会第三次会议在成都市金牛宾馆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文化文艺工作、群团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

策划

这一生 这一年 这一天
逝者长已矣,生者当如斯。 梨花风起,思念化雨。又是一年清明,沿袭惯例,《现代艺术》2023年4月一如既往策划、组织、编辑“清明缅怀”专题。专题旨在对过去一年逝去的文艺家进行记录,更是怀念;追思其平生过往中的日常点滴,更是铭记。历经庚子、辛丑...
杠心不泯 风骨永存
不知不觉,杠兄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 至今我还记得那天中午晓红同学的电话告知,以及接踵而至与张无贤侄及多位同学的通话。无可挽回的事实虽然许多都在意料之中,但杠兄以一种似乎决绝的姿态离开我们,还是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四川教院中文八五班有55位同...
寿高德望 风范永存
电影圈儿里,老一辈或平辈的,喊他“老滕”;编、导、演们,大多叫他“滕局”;我是晚辈,尊称他“滕叔”。 滕叔,大名滕进贤,作品不太多,但各具影响,有和毛玉勤等合导的《神圣的使命》《姑娘的心愿》,有独立导演的《海盗的女儿》《内当家》,还有他担任...
灯中自有万般美
又至清明,山上的墓茔挂起了彩纸,冉冉烛光闪闪烁烁,缕缕香味弥漫在空气中。慎终追远,代代传承,经久弥坚。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讲述书痴郎玉柱相信书中自有“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后来居然梦想成真了。自贡“胡氏花灯”中兴人物...
蜀郡山水有知音
“蜀江水碧蜀山青”——四川的山水得自然造化之工,或秀美、或雄奇、或幽静、或险峻,难怪大画家黄宾虹因避战乱入蜀后有“入蜀方知画意浓”的盛赞!这样的山水,有太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有工部“玉垒浮云变古今”的怅然,更有少游“细雨骑驴入...
桃李芬芳 师恩似海
老师走了。 2022年5月23日6时05分,晨曦初露,老师的生命,圆满在这一刻。 老师走了?老师怎么可能走? 送别老师回来,我有些恍惚,一种刻骨铭心的痛与悔恨几乎要将我撕裂。 我早该去看望他的,这种打算一直都在心里,却一再推迟。有些原因众所...
丑中寓美 满庭芬芳
云山叠叠,清明如黛,天雨盈盈,故人何在? 又是一年清明时,每逢清明思故人。 犹记疫情前的2019年,那年的夏天比较热,但是比那个炎炎盛夏更热的是,“丑之韵——川剧名丑任庭芳传承剧目展演”活动的筹备工作,与热情似火的我们那股热火朝天的冲劲相对...
苍天不老 艺树常青
李野老师温和、谦逊、真诚,他的身上饱含中国文人追求的修养与内涵,值得后辈文艺工作者敬仰。 同志 我和李野同志的相识,是在1995年我转业至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的时候。从情理上说,我应称李野为老师或先生。其时省美协的老革命还有很多,他们大都是从战...
楼顶昙花
刘爷爷和王婆婆冬天要到儿子家过冬。他们一般在深秋或初冬启程,走后楼顶的花草就拜托给我照料。昙花栽种在他们家楼顶的一个大花盆里。 刘爷爷是我大学毕业刚到单位时的领导,大名刘尚乐,时任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四川分会秘书长。有他本人在场,我们都规规矩...
羌笛悠悠悼英杰
1960年上映的《羌笛颂》是新中国首部羌族题材主旋律电影故事片,颂扬了党和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时期与四川羌族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该片是已故四川籍电影剧作家赵学彬先生的编剧处女作。悠悠羌笛之声,绵绵思念之情。赵学彬先生是一位对生活有热情、对创作...
天堂纵情仍挥毫 人间秋风伴君行
苍山垂首,漳河呜咽。2022年9月18日13时13分,四川著名画家朱常棣在成都因病去世,享年84岁。 朱常棣先生自幼习画,跟随恩师朱佩君学画,受益匪浅,一生专攻书画七十余载,创造了独具个人风格的“常棣皴”。正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朱先生在...
一个用心灵照亮灵魂的画家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滴滴跌落于原野千树万树随风摇曳的梨花上。仲春最肃穆的日子,就是慎终追远,礼敬祖先的“清明”了。南行诗书画院建立于成都市郊区的乡间,每每读着清明期间“纸飞化作白蝴蝶”的祭祖乡情,每每读着悬挂于书院的画家吴泽全先生的梅、兰、竹...
都江留痕 青山为伴
2022年10月11日凌晨,这一天对都江堰市文艺界是震惊的一天,也是无法忘怀的一天,受人尊敬的著名书法家刘太宗先生离世。2023年2月11日,我怀着一份沉重,走进了步贤堂,到先生的徒弟宋孝强的工作室,探寻先生一生的足迹。 太宗先生去过战场,...
墨韵留香 安常守道
月夜抒怀,窗边独酌。环顾这个世界,时间的奔走、历史的洪流、时代的更迭,许多人和事总是在来不及的叹息间,高调地走远了。他们成为了历史,他们的一生写在纸上,被风、被月、被山川、被我们记得。葛墨安先生是一位非常谦逊、内敛而低调的人。以墨沁心,淡泊...
以一滴雨的方式呵护
鸣生老师,走了! 2022年12月17日晚,当作家蒋蓝告知这个噩耗时,我正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斗争,一时间有些恍惚,不知所措。许久,才回过神来,怅然若失。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是在某种悄然形成、不加修饰的期许中,倍加惦念。每年春暖花开时,鸣...
骆驼西行
有很多地方,我们终其一生只会去一次。就像这次去苍溪龙王乡一个名不经传的小村庄一样,是因为骆驼离世的缘故,否则我一生都与龙王乡无缘。 今冬寒冷刺骨,冬夜漫长而又漆黑,陆续下过几场冬雨,像是老天怜悯活在痛苦中的人们而流下的泪水。骆驼逝去时还很年...
盛世出寿星 百岁耀今昔
2021年秋冬,四川及相邻的重庆市川剧界众多同仁,十分欣悦地庆贺了成都市川剧研究院著名老导演艺术家夏阳先生期颐大寿。翌年岁末,夏阳先生以一百晋一高寿安然仙逝。我国古代民俗向有“喜丧”之称,这一喜一悲,悲喜交集。人生百年,风程雨路,春秋绵远,...
勤笔一生 浩气长存
好几天没有收到罗先贵师兄的消息了,按平常的习惯,他基本上是每天都要给我发一条或几条信息,分享一些时事热点的,连续几天没有他的任何消息,以至于我首先怀疑他是不是又被封号了,接着又想到刚刚放开没几天,身边的朋友们一个接一个感染,我也正处于感染后...
锋芒不掩 其文未湮
2022年12月22日,这天是冬至,一个噩耗传来,尊敬的张湮伯父走了。悲伤的泪水还在心中未干,转眼清明节又到了,哽咽之时,一些记忆的文字不由自主地跳出笔端。 张湮叫我和及时君为贤侄,不光是我们和他子女亲如兄弟姊妹,更多的是他对我和及时君在文...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2022年的寒冬,外公永远离开了我们。在分别的那一刻,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二十多年前的一幕场景:外公抱着我,坐在摇摇晃晃的汽车里,汽车正驶向阿坝。忽然他指着远处山崖间的一株小树,对我说:“你看那石缝中的树,条件艰苦却茁壮生长,多么坚强!”外公鲜...
能令读者悟出大智慧的山水画家
作为一个山水画家,耿继斌先生画了一辈子山水画。有的人一生一世,就是在画自己的情怀;有的人画了一生一世,却不知道自己的情怀在哪里?淳朴、博学、厚重、慈祥的老画家耿继斌先生,他的一笔一墨都是其元气精神。有人说他举轻若重,有人说他举重若轻。世俗的...
清风化雨 思念绵长
团部档案室整整齐齐码放着几十本影像资料,这里记录着德阳杂技团的发展历程。翻开一本有些磨损但仍保存完好的影像集,为民间杂技艺术奉献一生的母亲的音容笑貌豁然展现在我的眼前,令人动容,让我想到了母亲朴实、艰辛而又勤勉的一生。 母亲王永凤,1939...
话剧“回家”了 而您“早退”了
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时间。 ——余光中 2023年3月4日,话剧《金沙江上那座城》的演职人员从成都出发,继续完成着全国巡演的工作,这次出行的第一站便是攀枝花,可以说,这部戏在经历了疫情的考验之后,这次终于可以“回家”了——回到故乡...
红飞何处不护花
近几年,也非关无端的乍冷乍热,就我们书画界而言,葛墨安、苗波、刘奇晋、李学仁、沈道鸿、朱棠棣、叶瑞琨、杨诗云等老老少少的一帮人相继驾鹤,因此导出了另外一种别样的悲怆。 就在预祝元旦春节这些天,与钱来忠熟识的李林海同学到访寒舍,尚言及待疫情大...
家有慈父是恩师
本是团圆日,却是离别时。2023年春节前,91岁的父亲因病逝世,尽管他走得安详平静,但对我们全家来说,还是那么突然,令人难以接受! 父亲胡结续,是著名的笛子演奏家,民族音乐家,教育家。1931年出生于山西省永济市开张镇胡家营村一个贫穷的农家...
缅邈岁月 缱绻情缘
所谓情缘,“情”是指我和罗老师一生对藏民族音乐的情爱。“缘”有三:一为我们都是泸州人,他老家在合江,我的第二故乡在古蔺,算是泸州老乡。二是《洗衣歌》把我们紧紧相连。三是我们爱好相同,一生追寻藏民族音乐文化。认识四十五年,不是亲兄弟甚似亲兄弟...
寒林春意浓 平芜尽处是春山
春日,乍暖还寒,走近成都高新区大源公园,公园外杨柳依依,有一种“风吹哀愁不走,雨打忧伤残留”之意。里面书画院再无往日热闹情景,年前先生溘然长逝,作为弟子的我们来不及悲痛,点点滴滴皆成追忆。老师一生随时代大潮起起伏伏,历经坎坷,求学学艺、企业...
雁宁回时 春满人间
2月4日,农历癸卯正月十四,时序立春。 然而,春天来了,您却走了。 凌晨6时20分,当我收到田雁宁先生公子田子立微信告知的这一悲讯时,我却宁愿2023年春天来得再晚一些。因为春风送来的,不是十里和煦,而是无尽的忧伤。 那是一种摸不着的冷,就...
唯爱永存
在2023年的春天慢慢走来的时候,一位老人却安静祥和地离开了。犹如徐志摩先生诗中写的那样,“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第一次知道严西秀老师的名字,是从一份节目单里。已是近三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刚刚从艺术学校毕业不久,跟随团里的老师观摩...
无法悲伤
“爸爸,我具体是哪个时间出生的啊?” “记不到嘛,当时太激动没有看时间,反正不是卯时就是辰时,因为看到你后,我就跑出去扫大街了,当时天还没亮呢。” 1983年3月5日,那是“学雷锋纪念日”已经开展了20年后的一个清晨,当时31岁的父亲喜迎我...
曲苑耕耘者
2023年3月10日凌晨3时,我突然醒了,打开微信,一眼便看到竞先兄的儿子四个多小时前发来的消息:“幺爸你好!我父亲罗竞先今晚7时40分去世!”只觉得脑子里轰的一声,我愣住了,瞬间泪水涌上眼眶。 竞先兄和我相遇、相知、相亲的场景像放电影似的...
乘着春天的阳光远去
2023年3月13日上午,我收到一条信息,信息说,石天河先生于当天早上8点在永川仙逝,享年99岁。不久,石先生的爱人袁珍琴教授又打来电话,满含悲伤地告诉我:“老头子走了!”听到这个噩耗,我非常吃惊,也深感悲痛。 我有午休的习惯,但中午坐在沙...

百家

山间明月 艺术常青
癸卯正月初三,受人尊敬的岳母大人驾鹤西去归于不息的大化,病榻前,感受了生命的痛苦和留恋。我们常常感叹生命的无常,却避谈生命的有常,人生是有终点的。然而,生活要继续,过程才是最真实的体验,无法评判生活的对与错。留下的,唯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直曲说阴阳 刚柔见明道
去年春天,成华区新文化馆落成,中青年四人书画展请我观展,见到了代明道的书法。认识明道是因为郑军的关系,那是五、六年前的事。郑军爱好收藏,一天郑对我讲,在我居住的成华区,有位青年教师的书法很不错,今晚大家见见面。即到来时才感觉到明道是一个很实...
法度出新意 豪放寓妙理
苏轼在评价吴道子绘画时有句名言,“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说吴道子在旧的作画套路中画出了新颖的思路,在豪放不羁的风格之外寄托了高妙的韵味。这也是一句非常经典的文艺创作理论,不但适用于绘画,也适用于诗文创作。我想,用它来概括郭...
情染书画 笔墨禅心
“有方向,在路上。幸福原来是一种瘾。”这是知名书画家王宝明对自己几十年艺术道路的总结。 王宝明从七岁开始在爷爷的指导下写字描红,到十八岁考入四川大学,跟随周浩然、何崝两位教授学习书法,再到三十二岁拜师省诗书画院著名画家秦天柱门下。于他而言,...
以无为有 味无味居
今天,在单位上班,一位同事跟我讲:“周老师,你的字写得都那么好看了,怎么没名气?你要有好的发展,还要想想如何出名才是……”我听后,感触颇多,反思自己起来。 记得在刚踏上书法这条道上时,恩师戢琨玑先生就告诫我:“要让书法成为你生命的光辉点,孜...
且思且行方致远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所言禅意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有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中华文化的精髓在于自然之道,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是从自然之道出发,演绎自然性情,抒发自然情感。刘熙载说...

讲坛

书法教育的社会责任与自身发展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基金评委,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四川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王兴国:书法教育的社会责任与自身发展
当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各方人士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书法教育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和空前的良好发展态势。中小学正在落实全面开设书法课,全国有两百余所学校开设了书法专业,一大批书法专业学生正在陆续走向社会,进入大中小学...

印象

两个巴中人的时空相握
编前 晏阳初,1890年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三江口,致力于平民教育七十余年,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与陶行知先生并称“南陶北晏”。苗勇,1969年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曾溪口,现为四川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两位跨时代的巴中...

文学

大地驼背秋
重阳节后再过几天,父亲就满八十八周岁了。由于年岁增加,日渐衰老,早就不打算让二老再种土地,但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突然不叫他们种地,那就类同于上班族某天被辞退没了工作的心理,想想也就随他们意愿了。 理由想来想去,也不过是以下几点:一是有些事...
漫步包河话包公
在我故乡省会旧城的东南面,有一条东西长约5公里的河,河面宽绰,亭台水榭,曲桥径渡,它就是包河。漫步在它浓荫如带的岸边,望着香花墩上那白墙青瓦的包公祠,不由得会对那位在民间被亲切称呼为“包青天”的包拯生出崇敬之情。 那一湾清流的包河,相传是当...
叙永三记
癸巳孟冬,单位组织川内剧作家、理论家采风叙永。叙永古名“永宁”, 地接滇黔,素有西蜀屏障、川南门户之美誉。困居城央日久,渐觉心浮气躁,呼吸闷滞,得此“放心”“争气”良机,自然大呼快哉,欣然前往。 记住菜园 汽车在田野里奔突。打开车窗尝尝风的...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4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5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5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4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08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2期
    ¥6.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1期
    ¥12.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1期
    ¥12.00
  •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2024年24期
    ¥21.00
  • 大众考古

    大众考古

    2025年02期
    ¥9.00
  • 书画世界

    书画世界

    2025年03期
    ¥28.89
  • 乡村地理

    乡村地理

    2025年01期
    ¥12.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216.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现代艺术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现代艺术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